返回第140章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求订阅)  大唐第一嫡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往往心痛冰棒融化是没有办法的事,平时是舍不得吃的,这个时候不得不吃了。

以前李安都是做大人的生意,而做大人的生意,你要要想卖的多,就要选择场合了。

李安一般都是去劳动场所卖冰棒,比如在田间地头,老百姓顶着毒辣的太阳,干了半天农活,挥汗如雨,唇干舌燥的。

基本上每天都有孩子们来拿冰糕去卖,李家村周围的田里,村子都被孩子走完了。

往往一箱子冰棒几根田径走完后冰棒也就卖完了。

虽然说现在制作冰块的方法已经公开了,想要利用冰块赚钱,能赚取到的利润基本不是很多,但是也不是没有利润,卖冰糕的话,还是有一定的利润,只是这利润很少,一根冰糕不像以前能赚好几文,现在一根冰糕顶多赚半文而已。

但是这里你也要知道,卖给这些人,他们经历的酷暑,伱也是要经历的,他们顶着毒辣的太阳工作,那么你也要顶着毒辣的太阳,背着沉重的木箱走着。

于是,就有了这个背着冰棒箱流动卖冰棒的行当。冰棒箱是木制的四方形箱子,外面涂有绿色油漆,写着“冰棒”二字,箱子左右两边系上背带;箱子的内壁贴上一层泡沫,这是保温隔热用的,为了预防冰棒受热融化,有些人还会往冰棒箱里垫一层被,冰棒装进去后,再盖上一层被。

在当时,几分钱利润的生意还是有不少人争着去做的,一到夏天,就有人骑着自行车,后座绑着冰棒箱,也有人背着冰棒箱走街串巷吆喝着卖冰棒的。

那是一个信奉“劳动最光荣”的年代,小小年纪的李安当然也加入卖冰棒的队伍。

这半文的冰糕钱,对大人来说肯定是很少的,但是对孩子来说,那却是一笔不小的巨款。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李安经历过这些,所以他也希望,自己村子的孩子们也经历经历,正好这段时间,学堂还在建造,这些小家伙们无所事事,李安就出了这么一个赚钱的主意。

要知道唐朝的田地不好走,为了能有更多的田地,田径路都被修整成只有巴掌宽,一不小心就能掉下田中,要是踩了麦子,那是会被训斥的,但是孩子们却甘之如饴,他们总是踮起脚尖努力把冒着冷气的冰棒递给伯伯大娘们,然后再从他们沾满泥巴的手里接过一枚或数枚铜钱。

当时的冰棒怎么卖呢?一根白冰棒批发价是七分钱,零卖价一毛钱,一根冰棒只能赚三分钱。另外有一种加了绿豆或红豆的冰棒,稍微贵些,批发过来是一毛五分钱,卖两毛钱,可以赚五分钱。

其次李安常去的地方是当地的一个陶瓷厂,工人们从闷热的厂房里刚出来,一看到冰棒箱,就如“久旱逢甘霖”,大家心地纯良朴实,都抢着付钱买冰棒,分送给工友们。

冰棒箱一般都是冰棒厂分发给大家的,李朵朵他们的冰棒箱则是各自的父亲制作的,里面也没有被,而是草被,这种草的保温效果还不错,狭小的木盒中铺满这样的草被子,还是能保持冰糕不化的。

如果融化得多,也会连续吃几根,吃得肚子冰凉凉的,童年的美味在这一刻里得以畅快淋漓的释放,至于回家后拉肚子就不管它了。

此时太阳正毒,李朵朵一行五人,走在李家村外大约三里的田埂中,两边是悠扬的麦田,微风吹过,麦香甜甜,而在李朵朵五人的身后,还跟着两队人马,一队是柳奕带的小队,一队是不良人小队。

今天很难过,因为今天3号,可以看到这个月的稿费,我的稿费50元,我妈妈直接骂了我一顿,很难很难听,欲哭无泪,我一定要写一个百万字完本,写完之后,我就没有遗憾了,打工也好,离开家也好,好难受呀!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