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7章 好戏就要开始了!  大唐第一嫡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好在李安来自千年之后,他有一款可以快速收割小麦的工具,这种割麦神器叫做掠子,在如今山西和河南等地也还依然能看到。

但是如果大雨将至,这样使用镰刀收割就麻烦了,小麦或者其他的稻谷只要大约一泡,就会发霉变质无法食用,是很娇贵的,必须要将大雨之前将小麦收割完毕,放进谷仓。

“额!”李安这个时候也是终于明白柳下田为什么如此的难过了,毕竟对于农民来说,麦子就是他们的一切,怪不得柳下田如此的难过。

这位侯七就是跟着柳南一起跑长安运猪油的人,他能加入李家村,是因为侯七认识字,他可以跟在柳南的身后记账,后来侯七不但加入了李家村,还被调进了柳下田的身边,专门帮着柳下田跑腿。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山西和河南都有过很多麦客,他们就是四处给别人收割麦子的劳动力,而他们用到的收割工具就是掠子,直到收割机出现麦客才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李安哈哈的笑着点头:“这算什么利器,就是一个简单的小工具而已。”

侯七将命令传达了出去之后,随后就去找柳下田请了假,他要回长安的家待一段时间,称自己的父母生病了,柳下田因为他刚刚处理好了一件事情,也是不疑有他。

专家们对掠子进行过研究,发现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不过真正大规模普及是在明清时期,并且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尚未普及之前,掠子一直都是割麦的主要劳动工具之一。

其实,掠子是对镰刀的一种改进,它的收割效率是镰刀的5倍,如果一个人一把镰刀能割一亩地的话,那一人一把掠子就可以轻松收割十亩地。

然而,被淘汰的又何止是麦客,还有他们赖以生存的掠子。随着收割机的出现,农业机械化也在迅速发展,即便是掠子的效率再高,它也无法跟收割机相提并论,因此平整的大田几乎都采用收割机作业,只有那些不平整的小田和山地才使用掠子。

“三天收不完一千亩吗?”李安看着柳下田想了想笑道:“嗯柳叔不着急,我给你画一张图纸,你找人将图纸中的工具制作出来,有了这样的工具帮忙,一千亩的麦田,一天之内都能收完。”

“郎君,您忘记您的一千亩粮食了吗?”柳下田对李安道:“程驸马给您的.这一千亩的小麦,再过七天才可以成熟,而咱们三天之内根本就收不完这些麦子,三天之后就是大雨,也就是说收不完的麦子都要烂在地里呀。”

可是此时的大唐没有快速收割的工具,也因为这样,古代的农业有一句话叫看天吃饭,你天对我好,我就吃得饱,伱要是天作怪,那农民可就麻烦了。

柳下田一天的事情很多,李安将掠子的图纸给柳下田之后,柳下田立即回到自己的办公地点,跟着大喊了侯七,将这个图纸交给了侯七,让侯七立即找人去制作。

千年的智慧可不是说着玩的,要知道此时的朝廷也在头疼这件事情,就是大雨来的太急,百姓无法完成收割,这件事情李世民已经下了纳贤榜,以爵位赐之,但是却无一人应榜,但是这件整个大唐都在头疼的事情,在李安的眼中,那根本就不是事情。

跟着就下旨工部秘密制作,等制作完成之后,再来推广,而唯一麻烦的就是李家村没有人将这掠子给献上来,如果没有人将掠子给献上来,朝廷又在大规模的制作,那么李安这么聪明的人一定会怀疑到自己的身边有自己的探子。

李世民不想让李安知道,他的身边有自己的探子,所以他先秘密的制作,跟着准备让李治去李安那边将朝廷需要快速收割工具的事情给说出来,想来这个时候,李安一定会将掠子给献上来,这样再大规模的普及就还不晚。

但是让李世民没有想到的是,当天晚上自己就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有人说自己儿子发明出来的掠子是他发明的,嘿嘿.这就有意思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