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9章 历史的变动  大唐第一嫡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249章 历史的变动

孟子谦将太子身边的人给游说成功了,这位太子身边的人就是赵节,第二天一早,赵节就匆匆的赶到了太子东宫,一股脑的将昨日孟子谦说的那些东西,全部都给太子李承乾说了出来。

可惜的是,太子李承乾并未在意,还训斥了赵节一番,认为赵节是在为人耸听,因为李承乾相信的自己的亲弟弟不会对自己有什么不轨之心。

赵节最后也是告罪离开,李俺不在这里,如果李安在这里的话,李安会吓出一身冷汗,那是因为历史已经改变了。

李承乾这位太子一开始是很好的,据传,李承乾出生于长安的太极宫承乾殿,名字是他爷爷李渊亲自起的,与承乾殿同名。承乾二字,作为殿名和人名,那就截然不同了。李渊给他起这个名字,可见当时李渊对他的厚望。

可以说,李承乾的到来,给李家带来了好运。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的老爹李世民,率领军队南征北战,终于扫平了天下,一统中原。而李承乾本人,也在刚刚两岁的时候,便被李渊封为恒山王,可见对其的器重。

然后,在李承乾八岁那年,他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一个重要转折。

这一年,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迫使李渊禅位给他,改年号为贞观。

这一年,年仅八岁的李承乾,被封为皇太子。

在被封为皇太子之后,李承乾的太子位,可以说是相当稳固的。一方面,李承乾本人素有贤名,虽然年纪不大,但却好学,名声极好。另一方面,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长子,其生母长孙皇后,又和李世民感情极好,是患难与共的夫妻。

别说是在皇家,就是在现代的普通家庭里,家长如果这样做,除了让孩子更加叛逆之外,恐怕再无别的选择了。

这丝裂痕,倒不是李世民开始不再宠溺李承乾这个太子,而是因为父子之间,因为缺乏母亲这个角色居中调节,沟通起来会十分困难。

除此之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时开始逐渐叛逆的李承乾,更是不得不面对另外一个问题。

贞观六年,李世民驾幸岐州,当时年仅十四岁的李承乾,奉命监国!

李世民对李承乾的宠爱,由此可见一斑了。

李世民对李承乾到底有多好呢?

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

这一年,李承乾的生母长孙皇后去世。

但是为什么说历史改变了,因为在李安的帮助下,长孙皇后没有死,只要长孙皇后还在世,那么李承乾和李世民之间就不会产生裂痕。

贞观十六年,当时24岁的李承乾,在自己岳父侯君集等人的谋划下,仓促发动政变。这场政变,最后以失败告终。

照理来说,能够让老爹如此信任,李承乾又恰好十分贤明。他的太子位,本该是非常稳妥的,等到李世民去世之后,他也可以顺利即位,不会遇到任何问题。

贞观四年,李世民下令,让李承乾‘宜令听讼’,也就是以后上朝之后,李承乾可以站在皇帝的位置下面听政务了。这一年,李承乾才仅仅只有十二岁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