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分封刺史
贞观九年过去了,贞观十年到来了,大唐也是有春节的,当然了,大唐人不叫春节,叫“元正”!
而对于唐朝人来说,过元正,他们是认真的。
李世民直接给了大臣们七天假,这就是咱们现在的黄金周呀而在元正这一天,唐朝人会举行盛大的傩戏。
傩戏一种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歌舞、戏剧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它历史悠久,自上古先秦时期,就已经是中国人民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到了唐朝,傩戏的宗教色彩逐渐淡化,民俗性娱乐性气息浓郁,其舞蹈动作从神秘诡异转变为美丽动人,这也使得它成为一项官民同乐的重要娱乐活动。
除了傩戏以外,唐朝春节还有一个重头戏,守夜。
而在民间,守夜亦是春节期间一项重要的活动。孟浩然有诗云“守岁家家应末卧”,足可见唐朝时民间百姓对于守夜的喜爱程度。
在除夕夜里,民间有点蜡烛、立门神、贴春联、压岁钱、挂年画等习俗。
在街上,到处是张灯结彩,如同灯会一般,五彩缤纷。不过很遗憾的是,唐朝时可以升空的烟火还未出现,当时的孩子们玩的只有“爆竹”。
要不然,以大唐的国力,除夕夜的天空一定是五彩斑斓的。除夕夜的各项活动一直持续到白天,守夜才算正式结束。
只是这一次的大唐却多了一位李安,李家村的前面,今天李安请了很多故交好友过来,程家,牛家,秦家,还有长乐,长孙家,李治等等,能请都请了,跟着一大群人就来到了李家村面前看烟火。
这个世袭刺史制真的是一种倒退的象征,魏征他们强烈反对世袭刺史制,就是为了国家政局稳定集中中央权利,李世民正值盛年国家繁荣昌盛,国内并无任何暴乱出现,也没有出现权倾朝野的大臣,完全不需要借此制度来制衡国家力量。
李安有些讶异:“我有什么喜事情要留意,我什么都不是,我就好好待在我的李家村!”
历代实行分封制虽会得其好处,但国家最终都因此受到反噬,因诸侯力量发展强大威胁中央,最终导致诸侯争霸、国家四分五裂。
“哇这是什么呀,真的好漂亮!”李治站在李安的身边,抬头看着烟,一颗一颗的爆炸,真的是绚烂到了极致。
而李安听完,忽然,李安好像想起了什么,看着李治微微的道:“分封?”
只不过魏征非常反对此制度,认为不利于中央进行集权管理,暂时压制了李世民的想法。李世民并没有就此收手,反而在贞观五年,直接起草了相关的条例,还册封了几位皇子和兄弟为王。
但是现在贞观十年皇子们都已成年,按照世袭刺史制度他们应该去往封地,这样就可以巩固自己,当年共有21位王爷和皇帝,14位功臣包括长孙无忌,被封为刺史,并令其世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