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一锤定音
果然不出朱天启所料,他这话刚说完,就有人出列,跪地施礼道:“臣周延儒有本请奏!”
朱天启暗自冷笑一声,朗声道:“讲!”
周延儒当即开口道:“启禀陛下,臣认为,赋役之事,兹事体大,还是应该遵循祖制,而不应随意改革!”
朱天启听了这话,不禁反问道:“遵循祖制,自是应该,然如今这天下已然不再是太祖时之天下,朕若不与时俱进,只知一味地因循守旧,我大明岂不是将更加积贫积弱,迟早落入外邦之手?
自战国之时,便有李悝变法,则魏国富强;后又有商鞅变法,则大秦得以一扫天下,如今我大明只是要改革一下赋役,你就搬出祖宗章法来压朕了?”
周延儒那成想这文盲木匠天子还搬出“李悝”和“商鞅”来了,顿时也是出了一头密汗,暗道“失策,失策”,随即慌忙叩首道:“臣不敢,臣绝非此意,望陛下息怒!”
朱天启也不跟他计较,反倒是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周延儒不敢再闲扯,赶忙切入正题,开口说道:“如今朝廷财政吃紧,臣等自然是想要为陛下分忧的,因而臣自请赴江南一带,为朝廷募集银两,号召民间忠义之士,多多捐献,以解朝廷燃眉之急,至于赋役之事,还是要从长计议的!”
听了这话,朱天启不禁笑了,搞了半天,这周延儒是想贿赂自己啊,不过朱天启要搞赋役改革的目的,确实是为了搞钱,但是却不单单是为了搞钱。
况且捐款那是一次性的事情,朝廷总不能奢望那些富商豪绅们年年都肯仗义疏财,而赋税才是朝廷生财的长久之计,一顿饱和顿顿饱的区别,朱天启还是分得清的。
皇上能够说出这种话来,那岂不是昨天他们在钱龙锡家所说的话,皇上都是知道的?虽然那话是从周延儒口中说出来的,但是他们也都是参与讨论,并且附和了的,若是真论个大不敬之罪,他们一个也跑不掉。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群臣才突然醒悟过来,东厂确实已经被裁撤了,但是锦衣卫却仍然存在,而且已然成了皇上手中的一把利刃,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躲不过皇上的耳目!
而此时的周延儒,更是吓得趴在地上,连抬头和开口请罪的力气都没有了。
群臣在下面听着,却都不敢再站出来反对了,因为他们被朱天启捏着把柄呢,若是现在不识趣站出来反对,那么先别说反对有没有效了,恐怕先得被皇上给治了罪吧!
朱天启继续说道:“至于这第二条‘天下大同’,虽说朕是打算不论士农工商,都一视同仁的,但是你们入朝为官,为国出力,朝廷自然也是要有所表示的,所以对于有功名在身的人,赋税还是会有一些减免政策的,而且朕打算,朝中官员的俸禄,也要提一提了,不是小提,而是要大大提高!”
朱天启紧接着就又说出来第三条,也是他们最关心的关于工商税的改革方案:“至于工商税的征收,三到五成的比例确实太高了些,朕既然说了,士农工商要一视同仁,那么对于商人们,朕也是要体谅的,征收比例就定在一成左右吧,不过具体施行方案还是要由户部核算之后,再下定论的!”
要跟这么多人吵架,朱天启是没有信心能吵得赢的,不过好在他手里握着“杀手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