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章 赈灾之策  大明:长生天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49章 赈灾之策

当天下午晚些时候,徐光启再一次到乾清宫求见,这一次徐光启拿出了一个让朱天启十分满意的方案。

即以府州为单位,提前召集下属县的主管官员到府州衙门开集体会议,如此一来朝廷便只需要派出三百名左右的钦差便足够了,同时徐光启已经命人把旨意抄录了两千多份,集体宣旨的同时,也要保证每个参会的官员都要拿到手一份,并在现场把会议精神传达透彻。

朱天启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这方法不错,徐爱卿你抽空去一趟兵部,把这法子跟孙尚书他们说说,他们的工作量更大一些,毕竟这全国的卫所和千户所太过分散,要真一个一个跑下来,不知道要跑到什么时候去了!”

徐光启点头应下,施礼说道:“兵部也可以以各卫所为单位,把下属千户所的主官都召集到卫所来进行集体宣旨,还有就是相近的卫所也可以集中在其中一个卫所作为宣旨地点,如此一来,应该也是可以节约很多人力和时间的!”

“好,那就照徐爱卿你说的办吧,稍后还要劳烦徐爱卿去兵部跟孙尚书好好说一说这其中细节了!”朱天启当即拍板,对徐光启一笑说道。

徐光启自然是点头直接答应了下来。

朱天启本来是打算让徐光启尽快去跟孙承宗传授经验,让他们尽快把旨意发下去的,但是低头一看桌案上摊开的好几本史籍,和被自己写得乱糟糟的笔记本,朱天启只好又叫住了徐光启,因为他突然想起来,徐光启好像对农业方面的知识还是很擅长的。

朱天启一指徐光启身后的椅子,说道:“徐爱卿你先坐,朕还有些事情想要向你请教。”

徐光启听了这话,赶忙拱手施礼道:“臣不敢,皇上有什么要问的,臣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朱天启却是一笑,说道:“徐爱卿你不必这么紧张,就当是朕与你随便聊聊,你先坐下。”

老实说,听了徐光启的话,朱天启是有些失望的,因为徐光启这话太过中规中矩,没什么新意,别说让他耳目一新了,他甚至感觉徐光启的回答有些敷衍,缺乏对现实情况的考量。

如此说来,还真是自己孤陋寡闻了,被自己对陕西的固有认知给影响了,一想到陕西就联想到黄土高坡,风沙漫天,总感觉这地方要再赶上大旱,那真是后果不堪设想。

朱天启听了这话不禁有些惊讶,忍不住开口问道:“你是说,以前之所以没有就近调集粮食,不是想不到,而是因为朝廷不允许?那朝廷又为什么不允许呢?”

西安自不必说了,作为十三朝古都,自然是块儿风水宝地,而汉中历来也算得上是兵家必争之地了,汉中地处盆地,非常适宜种植稻米,自古以来就是块产粮的宝地!

想通了这事,朱天启自然是感觉心情好了许多,但是新的疑问也就来了:“那既然陕西之粮,足以做到自给自足,为何陕西的灾情却屡屡难以平息,每到灾年便哀鸿遍野,更有百姓走投无路,甚至高举反旗,成了土匪流寇,朕听说,陕西的匪可是越剿越多了!”

朱天启自然是不会因此而生气的,他是喜欢听实话的,因为敢讲实话的臣子,才能办出实事来,当即一笑说道:“徐爱卿,关于此事的看法,你但讲无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