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会的介绍下,孙元化直接在卜加劳铸炮厂订购到了所需的一百门红夷大炮,并且顺利招募到了上百名泰西工匠。
除了推行新税法之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提前安排陕西布政使司的春粮播种事宜,现在即便是陕北的百姓也不知道,从明年春天开始,整个陕北区域将开始一场连续七年的大旱灾。
至于开放盐铁私营和海禁的相关事宜,只能是往后推一推了,在新税法成功推行下去之前,还是暂时不要再分心为好。
而作为一名穿越者,先知先觉的朱天启,则不能对此坐视不理,必须提前开始未雨绸缪,由朝廷主动介入管理陕西布政使司的农业,按照之前徐光启提出的建议,大力垦荒,改种小米等耐寒耐旱,更易存活的作物。
久而久之,卜加劳铸炮厂渐渐成为了泰西人在亚洲及东南亚地区开设的,最著名的铸炮基地,和最大的火炮销售商。
还要提前在陕西布政使司下属的各府州县建造粮仓、粥棚等赈灾设施,以保证在旱灾导致的饥荒发生之初,就能稳住各府州县的灾民,保证民生和地方平靖。
随着一件一件的事情得到解决,朱天启的心情也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在小年到来的这天,王元宝呈上来了孙元化的奏疏,孙元化在奏疏中详细叙述了自己在濠镜澳购置红夷大炮,招募泰西工匠的经过。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朱天启不禁拍手叫好,开怀大笑,甚至忍不住把奏疏递给了王元宝看,怎奈王元宝不认识几个字,只能是一脸尴尬地捧着奏疏,陪着朱天启傻笑。
卜加劳铸炮厂是弗朗机人在嘉靖三十六年在濠镜澳开设,号称“世界上最好的铸炮工厂”,建设之初是为了满足弗朗机人在濠镜澳的自身防务需要,后来也向大明和东南亚各国销售大炮,同时也生产火药、炮弹,甚至还帮教堂铸造铜钟。
同时孙元化还给朱天启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已经采购到了一百门红夷大炮,同时也招募到泰西工匠百余人,现在已经乘坐着弗朗机人的大帆船返航京师了,弗朗机人的船从濠镜澳出发,计划在天津大沽口停靠。
濠镜澳的教会之所以这么热心地为孙元化提供帮助,自然不全是因为孙元化是教友,卜加劳铸炮厂只收定金就肯免费派船送货上门自然也不仅仅是出于对这笔生意的重视。
说到底,弗朗机人是想借此来讨好明朝,以期望在濠镜澳获得更多权益,同时提高教会影响力,并获得大明朝廷的许可,进入大明境内传教,甚至孙元化招募到的那一百多名泰西工匠,也大多数都是传教士。
孙元化也未必不知道弗朗机人和教会的目的,只不过他身为主的羔羊,自然也是希望教会得到朝廷的认可,能够为教会的传教工作做出贡献的,因而他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