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4章 涨工资  大明:长生天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这样的变更在推行初期并没有对官员们的收入造成什么明显的影响,但是随着明朝金融体系的崩坏,大明宝钞的大幅贬值,瞬间便让本就十分贫困的明朝官员们更是雪上加霜,尤其是到了明朝的中后期,大明宝钞几乎形同厕纸,更是让官员们欲哭无泪。

另外,就是关于官员俸禄的发放方式,既然朝廷已经合并了诸多苛捐杂税,统一按照田地亩数征收现银了,那么对于官员的俸禄也就不要再搞得那么复杂了,也是直接发放银两,如此一来,朝廷也方便,大家也开心。

这么看来,老朱家也确实有些太小气了,不过朱棣会告诉你,你这话说得太早了!

朱元璋定下来的官员俸禄标准,朱棣并没有进行更改,但是在俸禄的发放方式上,朱棣却是进行了一定的变更,为了推行大明宝钞,永乐时期,开始全面推行米折钞的制度,规定:“一二品四分支米,六分支钞;三四品米钞各半;五六品米六钞四;七八品米八钞二。”

这也是为什么朱天启一定要给官员们涨工资,要大幅提高官员的俸禄标准,要想解决明朝官员腐败的问题,除了高压反腐之外,推行“高薪养廉”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根据这个俸禄标准进行估算,一个正一品的官员月俸才只有八十七石而已,按照现今每石米二两银子的米价计算,也不过区区一百九十四两银子,而事实上一品官员的俸禄上却远远无法达到这个数目。

当然,所谓的“高薪养廉”也并非真的是把俸禄提到多么高的标准,更不要说比肩唐宋,毕竟明朝官员的俸禄标准实在是太低了,比之唐宋时期的官员俸禄标准,甚至不足十分之一,如此低的起点,恐怕朱天启哪怕只是给他们把俸禄翻上一番,就足够他们感激涕零了。

所以说,明朝到了中后期,朝中官员的腐败情况便越来越严重,跟明朝太过苛刻的官俸制度是有很大关系的。

所以,涨工资归涨工资,但是想要拿到这份儿银子,那也是有条件的,朱天启怎么可能那么善良,白白便宜这些当官儿的?

当年张居正改革,除了一条鞭法之外,还提出了一项重要的改革方案——“考成法”!

所谓考成法,简单来说就是朝廷设立的官员考核制度,虽然张居正所提“考成法”比之明朝之前的官吏政绩考核制度要更加完善和严谨,但是在朱天启看来,还是不太满意的。

因而朱天启让吏部对朝廷现有的各大小职务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与应尽义务进行了详细梳理,确立了对不同职务的官员的不同考核标准。

考核方式也不拘泥于由吏部或都察院的官员进行主观考评,而是要通过官员日常工作的档案,对标接受考核的官员的职务考核标准,从多个维度进行考核打分,做到有凭有据,公开公正,可以说,这就是大明官员的kpi考核制度。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