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出师不利
赵率教随即不敢迟疑,马上率领孙元化派过来的新军,以及两万关宁铁骑迅速北上,直奔建奴之前驻扎的汉儿庄而去。
建奴应该是为了保证自己的退路,在汉儿庄留下了五百人驻守,可这区区五百人,对于赵率教来说实在是不够看,赵率教连丝毫的停滞都没有,直接带兵一路冲杀了进去,不消片刻便将这五百建奴兵马给消灭了。
随后赵率教又派出三路兵马分别去取大安口、龙井口和喜峰口等几处被建奴攻破的长城隘口,把守在破口处的建奴士卒也都尽数歼灭,并重新开始补修破口,构筑堡垒。
赵率教把大军驻扎在汉儿庄,开始派兵修筑土围栅栏,提高汉儿庄的防守能力,同时派人南下二十里,分左、中、右,另在汉儿庄西南、正南和东南方向修筑小型堡垒。
赵率教手下的辽军修筑这种小型堡垒是非常擅长的,毕竟在非战争时期,他们在辽东的主要工作就是修筑据点和堡垒,构建防线。
这种堡垒能够很好的克制建奴骑兵,堡垒十分坚固,建奴骑兵难以攻破,而且堡垒中架设大炮,可以有效打击攻城的建奴士兵!
不仅如此,赵率教的这番部署也是很有技术含量的,前面的这三座堡垒与大安口、龙井口和喜峰口三处隘口的堡垒相呼应,如此一来,即便建奴绕过三座堡垒,去强攻后方的三处隘口,前面三座堡垒之兵还可从后方袭击建奴,与在三处隘口的守军对建奴大军进行前后夹击。
同时赵率教所在的汉儿庄可对南北六处堡垒据点进行居中策应,由手下的两万关宁铁骑随时援助任何一处受袭的据点,保证建奴在这里尝不到一点儿甜头,也休想突破这倒防线,逃回关外去。
当然,要想修筑好这六处堡垒并没有那么简单,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所以赵率教不敢耽误片刻,到了地方之后就马上派人连夜开始干活了。
另一方面,皇太极派莽古尔泰、多尔衮、豪格率兵两万追击满桂,皇太极亲率代善、济尔哈朗等人,带领六万余人奔袭遵化。
然而令皇太极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竟然出师不利,他刚刚望见遵化城的城墙,便遭到了明军的迎头痛击!
本来按照皇太极预计的情况,莽古尔泰他们未必可以追得上满桂,将满桂这只精兵歼灭,而且一旦满桂带兵入城,靠莽古尔泰他们那区区两万兵马,想要攻城也是很难做到的!
但是对于自己率军攻打遵化城,皇太极却是有着十足的信心的,毕竟城中有自己的内应,相信只要自己带着大军赶到遵化城下,城中内应便会打开城门迎自己进城。
可是为时已晚,炮弹再次造成了建奴军队中数百名士卒的伤亡,很多建奴士兵都还没有从第一波炮击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就已经被第二波炮击给炸死了。
等不及皇太极和他的手下们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更来不及躲避,炮弹便已经飞到了头顶上,紧接着,更加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三屯营里只有十门改良版的钢铸红夷大炮,威力跟辽东所用的红夷大炮相比差距不是很大,只不过使用了新式炮弹让这批红夷大炮的杀伤力达到了一种很恐怖的程度!
这些炮弹突然在他们头顶的半空中爆炸了,随着炮弹炸开,密如细雨的铅弹和铁蒺藜铺天盖地般飞射而来,凡是被波及到的建奴士兵,当即便被炸成了筛子!
代善和济尔哈朗等人不知道皇太极在想些什么,可大军总不能就杵在这里发愣啊,这眼看着天色就要黑下来了,谁知道明军还有没有什么别的手段等着他们呢?
代善只好上前抱拳请示:“大汗,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皇太极要是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就不会杵在这里发呆了,他是真的被遵化城的这一波炮击给炸懵了,他的作战计划也被全部打乱了。
皇太极想不通其中缘由,忍不住咬牙切齿地握紧了手中的马鞭,无能狂怒!
现在对于皇太极来说,造成现在这种情况的唯一合理解释便是自己的军中有明军的奸细,可是要查奸细也不能在这儿查,至少得先找个地方安营扎寨了再说。
当然,既然三屯营的明军也装备了遵化城里的那种威力巨大的火炮,想要攻陷三屯营,定然也是要付出不小的伤亡和代价的,可是没办法,现在看来,伤亡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皇太极率领大军朝三屯营奔袭而去,二话不说便直接对三屯营发起了猛攻。
所以相对来说,三屯营的守备力量定然是要比其各处城市要薄弱一些的,而且三屯营的城墙矮小,也比较容易攻陷。
所以皇太极对莽古尔泰他们并没有抱太大期望,只希望他们能够追上满桂的队伍,狠狠地咬上一口便可,当然,顺便也能摸清楚了满桂驻军的地方,回过头来再来围攻他便是!
仅仅一瞬间,便死伤了数百名建奴士兵,皇太极和他手下的几个贝勒哪里见过这般威力的火器,望着眼前的景象都有些看傻了!
然而明军并没有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机会,令人心惊胆战的炮声再次响起,皇太极顿时被炮声惊醒,再不敢有片刻犹豫,慌忙勒转马头,大喊撤退。
毕竟自己即便攻下了城池也不可能在此长期占领,只作为一个临时据点的话,完全没有必要付出那么大的代价,自己还要保存实力,寻找机会偷袭大明京师!
这对于皇太极来说确实是一个没有选择的选择,在见识了明军火炮的厉害之后,皇太极不得不重新评估明军的实力,在对明军实力没有明确判断之前,就这样堂而皇之地在明军的地盘儿上溜达是极不明智的行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