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汗在归化城内站稳脚之后,便派出了一位使臣去给明军送信议和了,可此时对自己处境还没有清楚认知的林丹汗,派人送来的这封议和信依然态度十分傲慢,甚至还向大明提起了条件来。
虽然明军现在拥有先进火器,明军的战斗力今非昔比,但是这漠北之地,茫茫草原和大漠,乃是鞑靼骑兵的领地,真要打起持久战来,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呢!
徐光启赶忙上前从地上捡起那封来自鞑靼的议和信,快速扫了一眼,便瞬间明白了皇上发火的原因了,这林丹汗确实可恨,但是要把归化城给夷平,还是不太明智的。
朱天启其实很少有这种情绪失控的时候,加之刚刚皇上看了满桂的奏疏还心情很好呢,怎么突然间就这般恼怒了,也是把几人都给吓了一跳。
归化城的城门和城墙不算坚固,很快便被大炮炸开了几个口子,明军随之冲杀了进去,城内的鞑靼士兵如今在城中固守,自然都是下了马的,没了马的鞑靼部队可就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战斗力了,与手持火铳的明军步战,只有抱头逃窜的份儿!
林丹汗对于他派去的鞑靼使者被明军赶回来的事并没有感到意外,毕竟目前明军兵锋正盛,自然是不肯答应自己的条件,但是时间一长,明军熬不住了,自然就会答应自己的条件了。
可事到如今他也是不可能向明军投降的,沦为明军的阶下囚将会面临什么样的结果他可是很清楚的,那建奴的首领皇太极都战死了,尸体还要被拉去京师斩首示众,他可不想落得同样的下场。
然而鞑靼人不善于攻城,可不代表明军不善于攻城,明军在中原地区作战的时候,攻城和守城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所以不论是攻城还是守城,都是有非常丰富的经验的。
虽然现在胜负已定,但是毕竟林丹也是鞑靼的大汗,人家派使臣送来的信,他是不好擅自处置定夺的,只好暂且安置好了鞑靼使臣,派人飞马将此信送回了京师,同时也把这边的情况写了一封奏疏给皇上呈上。
所以现在首先要逃脱明军的追击,然后再派人与明军议和,相信大明皇帝也不过就是为了出一口气,未必非要兴师动众地跟自己拼个你死我活。
“瞧瞧,朕说什么来着,区区鞑靼根本不足为虑,朕弹指可破!”
朱天启对于徐光启的话自然是一字一句都听到了耳朵里,他不是一个冲动的人,不会为了泄一时之愤,而影响大局,因此他也逐渐冷静了下来。
抱着这样的心思,林丹汗留下一部兵马断后,阻击明军,而他则率鞑靼主力部队赶往了归化城,这是目前草原之中最大的一座城池,城墙高大,城防坚固,只要自己进入此城固守,明军也没有奈何!
可他毕竟身为一国之君,不能下面的人说什么他就得言听计从,那样显得也太没威严了,而令朱天启没有想到的是,“台阶”竟然主动送上门来了。
朱天启对于这些事情十分清楚,是因为他即了解现在明军所有的火器装备到底有多先进,又对满桂的能力足够信任。
朱天启呼吸粗重,胸口剧烈的起伏着,他是真的被这林丹汗给恶心到了,打了胜仗还被败者以这般胜利者的姿态,居高临下地“勒索”,这特么叫什么事儿啊!
而此时躲在归化城中的林丹汗还全然没有意识到一场“惨绝人寰”轰炸即将降临,他甚至还仗着城中粮食充足,在做与明军死耗,直到把明军耗到坚持不住撤军为止的美梦呢!
此城对于鞑靼人来说确实也算得上是一座坚城,毕竟鞑靼人是游牧民族,没有建城的习惯,行军打仗也是以营寨驻军,有这样一座坚城在,是可以给他们不小的安全感的。
所以林丹汗即便听说明军已经开始攻城,也是没有丝毫的慌张,反倒是坐在汗府里悠哉悠哉地喝酒吃肉。
更过分的是,林丹在下面还列举了数十条双方议和的条件,包括让大明给鞑靼“岁赐”,说白了就是每年给他一笔钱作为安抚,同时也要在大同一带开互市等等一系列要求。
徐光启见皇上没有说话,便继续说道:“那归化城本是顺义王俺答汗所建,意义非凡,是鞑靼人归化汉人,华夷一家的重要象征,如今虽然那归化城被林丹汗所侵占,但若是仅仅为了消灭林丹汗而把这座归化城给毁掉,难免会寒了那些意欲归附我大明的鞑靼部族之心!”
可钱龙锡他们就不同了,他们看完满桂的奏疏之后全都懵了,他们对于满桂奏疏中所写的内容简直是难以置信的,鞑靼近二十万大军竟然这般不堪一击,短短十几日就被明军击溃,还被追到了归化城一带,围了起来。
然而这一次,明军并没有在鞑靼部队撤出大明领土之后便停止追击,而是始终在后面紧追不舍,丝毫没有罢兵回师的意思。
而当他们看到朱天启那张面带微笑的脸时,他们又突然再次感受到了帝王威严带来的恐惧,一如当时皇上班师回朝之时那般!
朱天启不想对钱龙锡等人解释什么,毕竟即便跟他们说了,他们也不懂火炮与火炮之间的差异,燧发枪与火绳枪之间的优势等等。
既然连钱龙锡这个经常跟徐光启和皇上作对的人都站出来支持了,来宗道和周道登自然也赶忙站出来高喊附议。
这座归化城本是顺义王俺答汗所建,后来传到俺答汗五氏孙卜石兔的时候,此城被林丹汗击破占领,卜石兔率领土默特部逃往了河套地区。
在他看来,自己以十万大军固守坚城,明军总数也不过十几万,想要攻进城来,哪有那么容易?
然而开战还不到一个时辰,林丹汗就听到府外一片慌乱嘈杂之声,还有此起彼伏的火铳声传来。
林丹汗顿时一愣,把酒杯和手里的割肉刀放下,站起身来喝问:“外面什么情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