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进京领赏
毛文龙的船队分别从狮子岛、鹿岛、石城岛、大小长山岛和广鹿岛等岛屿对辽东半岛的东南沿岸发起了进攻,很轻易地便突破了建奴的各处据点和堡垒,成功登陆继续向内陆进军。
朝鲜方面,金尚宪已经回国,把大明愿意出兵援助朝鲜的好消息带回了汉城,故而即便朝鲜人十分怨恨毛文龙及其手下的部队,但还是十分配合毛文龙的此次军事行动,让毛文龙的部队驻扎在了义州一带。
各路明军随后开始在清剿建奴在辽东半岛上的残部,并于十日之后在海州卫以东会师,合兵一处。
袁崇焕从锦州赶来,召集各路兵马的主将议事。
在会议开始之前,袁崇焕先从桌上拿起了一卷圣旨来,众人见状,都赶忙下跪听旨。
这封圣旨主要还是褒奖了收复辽东半岛之战的各个主将,说了些称赞他们英勇善战之类的话,给了些不多不少的赏赐。
但这其中,唯独对毛文龙的评价是别具一格的,俨然把他捧做了此战的首功之臣,令其他各路兵马的主将都黯然失色。
同时,对于毛文龙的赏赐自然也是更多的,而且不仅要赏赐金银,还要给他加官进爵,皇上在圣旨中写道,要毛文龙携其子毛承禄、毛承斗一同进京面圣。
至于其他人,则要继续收复辽东的战斗,虽然现在明军对于建奴来说具备绝对优势,但是毕竟是在建奴的领地内作战,恐怕战斗的进度也不会太快,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毛文龙离开辽东之后,皮岛的部队便交由皮岛副将陈继盛统领,在袁崇焕的统领下,继续参与后续战斗。
“回老爷话,司礼监王公公来请您入宫面圣了!”
王元宝把毛文龙父子三人带来的时候,朱天启和钱龙锡已经在殿内聊了有两刻钟了,见王元宝回来复命,两人才停止了交谈。
随后毛文龙携二子毛承禄和毛承斗步入殿内,上前跪拜叩首行礼:“末将毛文龙,叩见皇上,皇上圣躬金安!”
但是不论是开战之前朝廷对自己的恩赏,亦或是现在收复辽东半岛之后朝廷对自己的恩赏,那都是别具一格,独一份儿的,其他将领出的力不比自己少,甚至此次作战的主帅袁崇焕都没能得到这等恩遇。
毛文龙不是想不到,皇上让自己把家人和儿子都留在京师是什么用意,但是对此他无力反抗,只能从命。
而要说这天下谁最懂科举,那自然就是管理科举的礼部官员们最懂了,让管理科举的官员教授自己的儿子读书,那确实是自己儿子在科考一途得天独厚的优势。
毛文龙一听这话,这才赶忙让下人去叫毛承禄和毛承斗,催促他们快些换好衣服出来。
毛文龙本来对于圣旨中的安排还是有些怀疑的,毕竟他已经很多年没有离开皮岛,离开辽东了,如今皇上突然要他进京面圣,他心里还是有些不安。
因而,面对这样飞黄腾达的好机会,毛文龙自然不敢错过,便是明知要冒险,他也是要闯上一闯的,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啊!
第二天一早,毛文龙便被下人给叫醒了,被人吵醒了好梦之后,毛文龙本来是有些火大的,可毕竟这里的下人都是皇上安排的,他还真不敢随意责骂,因而只好强压怒火,打着哈欠一脸不悦地问了句:“何事啊?”
毛文龙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快速换好了衣服,从屋内迎了出来,虽然他不认得王元宝这个新上任的司礼监“大当家”,但是一看衣冠,便可辩出来人的地位和身份了。
毛文龙憨厚一笑,说道:“不敢瞒皇上,末将是不打算再让犬子习武从军的,而是想要等他再大一点,便把他送回杭州老家去,给他找个先生,教他读书写字,以后也去考个功名,将来若是有幸能够入仕为官,也能更好地为国家效力!”
一听此话,毛文龙瞬间便清醒了,他赶忙坐起身来,“快,更衣!”
想到了这些,毛文龙顿时便释然了许多,为了自己儿子的教育和前途,老家回不回也就无所谓了,把家人都放在京师也不算委屈。
好在皇上并没有十分强硬地将他们作为人质软禁起来,而是提供了很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那么只要自己以后好好为朝廷效命,想来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毛文龙一听此话,顿时一惊,可是他又不敢断然拒绝,只是吞吞吐吐地施礼答道:“皇上对末将恩遇有加,末将实在是感动非凡,只是这种小事儿,末将怎敢劳皇上费心……再者说,臣在京师也没有个落脚之处,实在是……”
朱天启听完了毛文龙的介绍,心中顿时一阵惊讶,他还真没有仔细查过关于毛文龙子嗣的资料,没想到毛文龙的子嗣竟然是这般情况。
朱天启在吃过了早饭之后,便换好了衣服去了皇极殿,同时把钱龙锡也给找了过来。
王元宝也是当即十分客气地回了个礼,“毛将军不必多礼,咱家可受不起!”
约么等了一刻钟,毛承禄带着毛承斗快步从东屋里出来,随后三人便跟着王元宝出了府门,坐上轿子,往紫禁城里去了。
“您这是哪里话,以后还得请您多多关照下官才是!”毛文龙说着便把一锭金元宝塞到了王元宝的手上。
以前他不受朝廷重视,朝廷对皮岛的粮饷供应也是时有时无,他继续晋升无望,只能安心做他的“皮岛王”,在这里大肆敛财,搞割据势力。
“朕安,平身吧!”朱天启抬了抬手,随即面对笑意地看向了毛文龙,说道:“久闻毛将军的威名,今日才终于得见,果然是勇猛非凡啊!”
如今的毛文龙已经没有太多对于大明朝廷不忠的想法了,他虽然在皮岛一人独大,宛若一个“土皇帝”,但说到底孤悬海外,身居孤岛,也没什么太大的前途可言。
三日之后,毛文龙的船到达天津卫大沽口,进入内河,走水路直奔京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