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和谈的决心
德川家光点了点头,叹息道:“只可惜他的消息晚来了一步,否则也不至于落得如今这个地步!”
崛田正盛说道:“将军,事情已然如此,还是应该想好我们该如何化解才是,我想现在郑一官派人来给我们送信就是一个机会,虽然现在郑一官正为明军效力,但是我们也正好可以利用郑一官与咱们倭国的交情,让他从中斡旋,让我们与明国议和之事,更加顺利才是。”
德川家光抬头看向了崛田正盛,问道:“你说的倒是很有道理,只是如今明国丝毫没有表露出要与我倭国议和之意,连招呼都不打,便直接发兵攻入了我五岛列岛,难道我们不应该给予反击才是吗?
在这种情况下若是仍然坚持要与明国议和,明国必将更不把我倭国放在眼里了,所提出的和谈条件势必也将更加苛刻!”
崛田正盛听了这话,也明白了德川家光的心思和担忧,便开口说道:“将军,我认为此事未必如此,明国之所以不宣而战,正是因为他们认定了之前长崎海战之时,是我军不宣而战在先,所以才以此作为反击,出兵攻打我五岛列岛和长崎的。
加之当年的文禄庆长鸿之役(壬辰倭乱)是以丰臣秀吉之死而草草收场的,而后我们战胜了丰臣秀吉,接管天下之后,自然也不会为了丰臣秀吉所犯的罪责,而去向明国赔礼道歉,此事便一直悬而未决,倭国与大明的干戈至今没有化解,明国也因此一直怀恨在心。
如今发生了长崎海战这样的误会,难免会让明国有些神经过敏,反应过分激烈一些,我认为这也是正常情况,只要我们双方能够把误会解开,我相信最后的结果还是好的。”
德川家光听完了崛田正盛的话,感觉心里释然了许多,“那照你这么说,本将军还是应该派人去给松平信纲送信,让他不必因为明军攻打五岛列岛和长崎之时担忧,继续出使明国,与之议和才对咯?”
崛田正盛点了点头,说道:“正是,而且我认为,以信纲的才能,定然能够取得一个超乎预期的好结果!”
至于屋久岛则差一点,屋久岛过分多雨,一年之中没几天晴天,所以毛文龙也没有在上面留多少人手。
对于倭国的部队,一旦发现,也要多加提防,虽然还不确定倭国与毛文龙之间存在合作,但是倭国的部队很可能会攻击明军,所以要做好反击的准备。
而对于大明水师的安排则是另有一番说辞的。
崛田正盛便将德川家光的亲笔信交到了松平信纲的手上,安抚道:“信纲,你不必着急,我刚刚已经说服了将军,将军也已经下定决心,要与明国议和,并尽力修复两国关系。
随后朱天启便拆开了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来,信自然是毛文龙所写。
自一代将军以来,便数次尝试与明国修复关系,以解除以明国为首的,对我倭国的制裁与封锁,曾经还主动送还文禄庆长之役中被扣押的明国俘虏,然而明国却依然不肯接受我们的善意,甚至不许我倭国船只入港,只允许在海上完成交接。
即便在我们的多方努力,和不断施压下,朝鲜与我国签订了《己酉条约》,恢复了关系和贸易,但是朝鲜却仍然拒绝帮我们向大明递交国书,呈送贡礼。
所以朱天启思前想后,便谋划出了“长崎海战”这一出戏来!
首先朱天启让毛文龙去大肆劫掠倭国的长崎,此地作为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城市,是十分富有的,而且也是倭国幕府的心头肉,劫掠长崎定然可以大发一笔横财,而且也能有效地激怒倭国幕府,让他们下定决心派兵进攻济州岛。
朝廷讨伐他的水师随后就到,但是不必担心,朱天启告诉毛文龙,朝廷的水师会在松江府一带的海域停留一段时间,只有遭受到他们的挑衅和进攻才会向济州岛发起进攻,故而他要在完成搬迁之后,派一只小船,向明军开炮佯攻,吸引明军进攻。
德川家光在信中写明了对于郑芝龙给倭国报信一事的感谢,同时也拜托郑芝龙在接下来倭国与明国之间的和谈之事中,多多斡旋。
崛田正盛既然已经说服了德川家光,便马上带着德川家光的亲笔信,去回复郑芝龙的使者去了。
毛文龙自然是逐条按照朱天启的吩咐照做了。
朱天启从前来复命的锦衣卫千户手中接过了一封信,和一张清单。
崛田正盛见德川家光点头,便趁热打铁,给德川家光开始“画饼”了,“是啊将军,若是能够在将军的领导下,修复了与明国的关系,带领倭国走出被周边各国封锁的困境,那将军在外交方面的功绩将远远超越一代和二代!”
松平信纲把信还给了崛田正盛,随即便再次离开了江户,赶往大明去了。
朱天启看完了毛文龙的信后,便直接扔进了香炉里烧掉了,随后便拿出纸笔来,给他写起了回信来。
所以朱天启对于倭国的态度是必须、绝对、彻底地将其征服!
随后,毛文龙又向朱天启说了一些感恩戴德的话,感谢朱天启派兵牵制倭国,给他解围,虽然他已经离开了济州岛,但是现在却是直接占领了倭国的领土,那倭国可不比朝鲜,不是那么好对付的,真要派兵来打他,也够他受的。
清单上面写的是锦衣卫对船上所卸财物的统计,那封信则是从海外送回来的。
随后,朱天启嘱咐毛文龙,一旦观察到倭国开始在长崎一带集结战船兵马,便率领部众南下突袭倭国南端的大隅列岛,夺取新的地盘,随后将济州岛的物资快速转运过去,暗中完成转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