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濠镜澳的善后工作
反倒是有些泰西富商主动向明军投降,明军在将人员扣押之后,还会在他们的财物房产上贴上封条,尽可能地保全,这都是朝廷严格要求的事情,明军不能做出像泰西人一样的强盗行径!
很快,濠镜澳便完全被明军占领,濠镜澳得以收复,也让熊文灿终于松了一口气,转忧为喜,如今这个令人苦恼的大麻烦终于变成了自己的一件大功劳,自己也终于可以向皇上交差了!
朱天启收到濠镜澳被收复的消息之后,也是大为欣喜,天启十三年(1633年)开年便完成这样一件大事,也算是开门红了,给今年迎来了一个好兆头。
不过濠镜澳虽然已被收复,但却还有很多善后的工作需要做,濠镜澳境内有很多泰西人的产业,这都是需要利用起来的,尤其是其中的一些泰西人的工厂,都是具备相当先进的生产力的,大明接手之后也好好好让其继续为大明创收才行。
还有就是关于濠镜澳的教会之事,朱天启倒是没有将教会的人直接驱逐走,也没有将教会拆除取缔,而是允许其保留了下来,但是却也给教会下令,教会既然是在大明境内,那么就要遵从大明朝廷的命令,大明朝廷可以给予教会一定的自由,但是教会必须有所收敛。
这对于濠镜澳教会来说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可以说是远远出乎他们的预料,濠镜澳教会之内,从主教到修女修士,都已经做好了与教堂共存亡,一同殉教的打算了,现在也算死里逃生,自然是什么都肯答应的。
濠镜澳事发之后,带给泰西人的震撼是非常大的,至此,泰西人们已经完全可以确认,东番岛之事就是大明朝廷授意所为,大明朝廷就是要与泰西诸国宣战了。
如今和兰已经打定主意要与大明开战,并且已经派人回国去向王朝海军求援去了,而弗朗机人此时也终于不再对于大明进行和平谈判抱有任何希望,也果断决定与大明开战,派人回国向王国海军求援。
但是开战归开战,在开战之前,有些事情还是要做的,那就是解救被大明所俘虏的弗朗机人跟和兰人。
东番岛一战,郑芝龙俘虏了弗朗机人的鸡笼总督长官阿尔卡拉索,以及和兰人在热兰遮城的总督长官汉斯·普特曼斯,还有数千名和兰人士兵和弗朗机人士兵。
此事从当年弗朗机人所设计的征服大明的作战计划中便可以看得出来。
当时正值大明沿海闹倭乱,马尼拉总督便听说有一群六七十人组成的倭寇部队,从浙江布政使司沿海登陆,一路烧杀抢掠到了应天府城下,一路上都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简直如入无人之境。
要说是谁给他的勇气,还真能找到这个人,倒不是梁静茹,而是倭寇。
有人可能会感觉朱天启用一个儿子作为人质来牵制毛文龙和郑芝龙,有些太过幼稚,毕竟像他们这些枭雄,真要狠起来,哪里还会在乎这么一个儿子呢?
因而从第一任马尼拉总督开始,他们便密切关注着大明的情况,并不断给国王写信,送去自己征服大明的计划书,希望得到国王的批准。
不过当今世界上,和兰和弗朗机两国可是数一数二的强国,真正敢嘲笑他们的国家可没有几个,大多数人还是因此大受震撼,对于大明产生了强烈的敬畏之心,能够让和兰好弗朗机吃这么大亏,也就大明可以做到了。
如今皇上安排的差事郑芝龙都办完了,他也因此平步青云,成了东番伯,掌管东番布政使司,成为了一个封疆大吏,志得意满之时,自然要把这些旧账给算清楚,把场子给找回了了。
此时郑芝龙已经离开京师,回到了泉州府,至于他的儿子郑成功则留在了京师作为天子陪读。
当时第一任马尼拉总督送去的计划书中,竟然狂妄地写道,他只需要带领六十名弗朗机士兵,便可轻松征服大明。
别说和兰人和弗朗机人使臣了,就是郑芝龙看到朝廷的回复,和开出的这个价码之后,都大吃了一惊,忍不住地直咋舌,这简直就是搞绑票儿呢,而也忒黑了点儿。
对有明确杀害过,或参与过对明战争,及迫害大明子民相关活动的军官士兵,一律判处死刑,情节严重的则要处以凌迟,而其余那些没有参与过相关活动的,则一律发配到西伯利亚去,跟倭国人一个待遇。
对此,郑芝龙自然是无权做主的,更何况,和兰人和弗朗机人俘虏他都已经送完京师,交给朝廷处置了,因此他只能是把此事上报朝廷,让朝廷做出定夺,也算是看在大家这些年来都是生意伙伴的份儿上,帮和兰人和弗朗机人一把。
而和兰人和弗朗机人自然是乐于接纳英国人加入他们的联盟的,毕竟多一份力量,便多一份战胜大明的可能。
如果有一天他们能够集结出哪怕明军一半儿数量的军队来,便可以轻松击败大明的军队,征服整个大明国。
被大明俘虏的和兰人和弗朗机人军官足有上百人,士兵数千人,要是把他们全部都赎回来的话,得上多少银子啊?真是想都不敢想。
所以郑芝龙回到泉州府之后,一方面开始往东番岛上搬迁,一方面便开始筹备攻伐毛文龙之事。
但是同时,也让和兰人和弗朗机人赶紧颜面扫地,此事造成的国际影响也是十分恶劣的,和兰人和弗朗机人算是丢人丢到家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