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信王中举
随着铁路交通的和电报通讯的大发展,大明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变得越发强烈,顺天府大学里的大学生已经远远不够用了,不过好在马上就是新一届的科举考试了,按照去年的情况来看,今年能够通过省考的人数必定还会再创新高的。
事实也确实不出朱天启的预料,仅仅报名参加本次省考的考生数量比之去年就翻了一番,突破了一万人,便是按照去年的通过率,通过省考的考生也能突破千人,不过按理说,每年的通过率比如是要比之前一年更高一些的,毕竟复习的年份越长,通过的几率自然也就越高。
朱天启很快便按照礼部报上来的人数在氪命商店里定制好了试卷,随后便安排锦衣卫把试卷送往了各地,天启十三年的科考也随之开始了。
如今已经是科举改革的第四年了,新科举推广施行以来,其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对大明的教育普及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如今大明的童生已经多不胜数,哪怕没有考上童生的,也大多都凑热闹去各地县学里蹭过几节课,百姓的整体文化水平提高了很多。
除此之外,读书人的情况也改观了很多,不再是满大街之乎者也的迂腐秀才,只会吟诗作对,感叹怀才不遇,而是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哪怕是没有能力通过省考的人,也有很多利用目前所学知识在家研究物理,搞些机械发明,研究农学,搞些农业种植的,民间的人才也逐渐多了起来。
很快便到了放榜的日子,放榜前夕,王元宝十分兴奋地捧着一张试卷冲进了乾清宫里,把试卷呈给了朱天启看:“皇爷,中了,中了,信王殿下中举了!”
朱天启闻言拿过王元宝手里的试卷来,翻看了一下各科的成绩,随即呵呵一笑说道:“朱由检这家伙还真是用心了,若是朕没有记错的话,如今已经是他第三年参加省考了吧?”
王元宝赶忙点头应道:“回皇爷话,如今正是信王殿下第三年参加科举,自打这省考开考以来,信王殿下是每年都要参加的。”
朱天启满意地笑着点了点头:“很好,由检还是很有韧性的嘛,而且如今看来,他这成绩也非常好,看来学得也是十分扎实的。”
说完这话,朱天启把试卷还给了王元宝,随即吩咐道:“放榜之后,你便带人前去把信王府收拾出来,如今由检既然已经中举了,自然是要搬回京师来住的。”
可如今朱天启已经手握大权,说一不二,自然是不能再随便乱来,自己破坏自己辛苦构建的秩序了,升官和提拔可以随心所欲一些,但却还是要讲究程序的,所以朱由检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朱天启见朱由检也不说话,但是想来朱由检定然是能够明白自己的意思,便继续往下说道:“还有第二个选择,那就是入顺天府大学继续学习,在顺天府大学里,你可以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学科或者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的研究学习,以后不管是取得了研究成果,还是能够为建设大明出力,都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正是处于这样的考虑,听闻泰西人的舰队来袭,朱天启只能感受到兴奋,却似乎不会因此而感到紧张和畏惧,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蛇出洞,如今泰西人来了,那么只要自己把他们的舰队击败,那么大明接下来就可以轻松地征服他们。
说实话,朱由检还真没仔细想过这件事,他之所以这么拼命地参加科考,目的只为了回到京师,回到政治中心来,至于其他的,他认为也不是他自己能够做主的事情,所以便从没有想过,如今被朱天启问起,只好回答:“臣弟自然是要听从皇兄的安排!”
朱天启见他没有想法,便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来:“对于你的事情,朕是这么想的,若是你想做官,那么朕可以给你安排个合适的职位,然后再想办法给你创造些机会,把你慢慢提上来,但是想向之前那样直接封你个锦衣卫指挥使之类的要职,肯定是不行的。”
说完这话,朱天启便看向了朱由检,朱由检自然也是明白朱天启的意思的,当年朱天启之所以把他直接封为了锦衣卫指挥使,还不是因为当时朝中一片乱象,朱天启无人可用,自然要强行安插自己的亲信担任要职,以方便从文官集团手上夺回权力了。
朱天启想了想,便又叫住了王元宝,对他吩咐道:“由检怎么说也是朕的弟弟,你还是代朕去信阳接他一遭吧,若是由检的行礼多不便运输的话,可以直接在大名府转乘火车过来,你带着朕的令牌去,让大名府铁路局的人单给你们安排一趟车。”
朱由检回想这三年的科考经历,心中也有些五味杂陈,对朱天启施礼道:“臣弟愚钝,整整考了三年才中举,实在是辜负了陛下对臣弟的一番期望啊!”
朱由检咧嘴一笑,想想也确实如此,自己能够在短短三年之内通过省考,确实已经超越了普天之下的大多数学生,再在这里说什么“惭愧”,那还让不让别人活了?
朱天启与朱由检在餐桌旁坐下,朱天启端起酒杯来,说道:“来,朕先提一杯,如今你我兄弟二人久别重逢,还是值得庆贺的,先干了这杯再说!”
这顿饭倒是也没有吃太久,朱天启与朱由检聊了大概一个时辰,而后朱由检便离宫回到自己的府上去了,他离开京师已有四年,如今重新回到自己的府邸,一时之间也是感慨万千。
朱由检听到这里,顿时忍不住眼皮一跳,朱天启看到朱由检的反应之后,对他内心所想也瞬间明了了,看来这朱由检最向往的果然还是权力。
火车这玩意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还算是个新鲜玩意儿,包括王元宝也是一样,他只是在之前的通车庆典上见了一次,却还真是从未乘坐过,如今听说有机会试乘,自然是内心十分兴奋和激动的。
因为在放榜之前,朱天启已经提前得知了朱由检通过了省考,并派王元宝前往信阳接朱由检回京师,因此朱由检比起其他考生来要先一步到的京师,他前脚到了京师,后脚便被朱天启召入宫中面圣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