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7章 惨胜  大明:长生天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而且现在泰西战舰上满是攀船的明军水兵,便是击中了泰西战舰,也免不了会误伤自己人。

要知道,现在泰西战舰的周围可都是明军的战船,一旦不能击中泰西战舰,便会打到自家的战船。

即便泰西水兵居高临下,但是却架不住明军水兵人数太多,几乎每个地方都有明军的水兵在向船上爬,船上的泰西水兵根本就方便不过来,更何况下面还有明军在端着火铳朝船上射击,泰西水兵往往刚一露头便被火铳集中,丢了性命。

与此同时,李邦华和郑芝龙也完成了对于此战中明军战船和士兵伤亡情况的统计,如实上报给了朝廷,听闻了大明水师竟然损失如此惨重,令朝中百官都为之感到大为震惊,自然也不难有人想到,数千条大明战船面对区区三十艘泰西战舰便要付出如此大的伤亡代价,若是泰西人派来更多的战船,大明又该如何应对呢?

事实上,别说那些外行的百官们了,便是李邦华和郑芝龙的心里也是没底儿的,双方的战损比统计是触目惊心的,经过此战大明水师确实是元气大伤,若是泰西人再度来袭,恐怕这仗就不好打了。

郑芝豹不敢犹豫,马上逼上前来,朝中泰西人的战舰开炮,此时泰西人的战舰已经顾不上躲避炮击了,他们已经成了郑芝豹的活靶子,只是他们没有想到明军的主力战舰会在这种情况下开炮,难道他们就不怕误伤自己人吗?

在明军拼命地围攻下,泰西战船接连沉没,经过一个时辰的鏖战之后,还能航行和开炮的泰西战船已经只剩下了七艘,而整片海域也都被明军战船的残骸和浮尸所覆盖,一片惨象。

可是百官也实在难以因为皇上的几句豪言壮语而改变对此事的悲观态度,毕竟泰西人不是建奴,海战也不同于陆战,这两件事还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十一艘蒸汽明轮战船围着七艘泰西战船打,很快,七艘泰西战舰便陆续中弹,有的再也没办法继续航行,有的已经开始缓缓向海底沉没了。

在这种混乱的状态下,三十艘泰西战船已经顾不上什么阵列队形和团队协作了,他们各自转向,胡乱开炮,反正四周都是明军的船只,基本上可以做到弹无虚发,除了处于船上底下的那些小船之外,外围的那些明军战船根本无法躲避泰西战船的炮击,明军的战船开始成片的沉没。

大明与泰西人的第一场大规模海战最终以大明水师的胜利拉上来帷幕,消息被逃跑的泰西人带回了马尼拉,让参战的和兰、弗朗机和英国三国都大为震惊,他们这才意识到,他们实在是太轻敌了,远远低估了大明的实力。

郑芝豹却有着足够的耐心,他让十一艘蒸汽明轮战船小心地与泰西战船保持足够的间距,然后便不停地用钢铁巨炮轰击七艘泰西战船,这些蒸汽明轮战船上的钢铁巨炮可是都有转向底座的,可以随时调整射击角度,根本就不受船只方位的影响,泰西人都快被打得抓狂了。

此一战,对于泰西人来说,他们认为他们已经摸清了大明的底细,对大明的实力有了清楚的认知,同时也通过此战削弱了大明水师的实力,让大明水师在短期之内再也无法恢复元气,在这种情况下,若是不趁机前来征服大明,又待何时呢?

然而朱天启对此事却是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担忧,反倒是大肆庆贺此次海战的胜利,并对李邦华和郑芝龙大加赞赏,而且还在大朝会上放出豪言来:“此一战,只是我大明对泰西诸国一个小小的惩戒,若是他们胆敢再来犯我大明海疆,朕必不轻饶,到那时候,朕将让泰西人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大明的天威怒火,将会把泰西人的舰队化作灰烬!”

郑芝龙见状,眼睛微眯,当即挥动了令旗,给郑芝豹下令,让郑芝豹继续开炮,轰击泰西战舰。

可是现如今这种情况,似乎已经顾不上考虑这些了,明军此时已经都红了眼,誓要与泰西人打个鱼死网破,同归于尽,若是郑芝豹不能下狠心向泰西人的战船开炮,那么泰西人的战船便会不停地轰击外围的明军战船,给明军造成更大的伤亡。

三国总督都在信中把事情的利弊得失写得十分清楚,所以各国国王自然也不甘心就此认怂,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自然是要乘机征服大明,以挽回之前海战中的损失。

更有人直接冲到了泰西人战船上的火药库,直接把火药库给引燃了,剧烈的爆炸瞬间让泰西人的战船拦腰断裂,装备了近百门火炮的泰西战船,火药库里的火药自然也是比以往要多得多的,一旦发生爆炸,便是致命的。

在和兰、弗朗机和英国三国就此事达成共识之后,便马上给各国国王去信,请求国王将战船全部派出,组成超级舰队,一举征服大明。

这些明军水兵登船之后根本就没有像之前那样进行夺船战,毕竟与泰西人作战,可不同于对付水匪流寇,泰西人的战船这么大,本就难以控制,加之船上水兵众多,也难以将其尽数击败,所以明军登船之后便直接开始四处放火,割缆绳等一系列破坏活动。

也就是明军现在大规模装备了火铳,一来可以对爬船的明军水兵进行火力掩护,而来登船的明军水兵也不至于被船上的泰西水兵的火力压制,若是像之前那样紧靠着冷兵器,即便登上船去,也无法与携带火铳的泰西水兵作战。

不过如今的朝堂可是皇上一个人说了算的朝堂了,朝中百官可再不像当年那样有人敢跟皇上唱反调了,所以皇上既然这么说了,他们自然没有人敢反驳,都是一片应和。

也就是内阁里的几位阁臣,还是敢跟皇上说心里话的,私下也劝过朱天启要留意泰西人再度来袭,要加强大明水师的建设之类的,但是朱天启却反过来安慰他们,让他们不必担心,自己已经想好了对付泰西人的对策。

既然皇上有自己的打算,几位阁臣自然也不好多说其他,毕竟当年皇上围剿建奴的时候也是早就有自己的打算的,只不过这等机密之事,时机未到,自然是不能轻易透露的,他们也很知趣地不再过多地打听。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