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一大股东
第二天上午,张一凡身边跟着大牛、二牛,三个人站在官道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山脚下的柳家村,人头涌动,嘈杂的声音,就算在山上也能听到。而之所以会这样,始作俑者真是张一凡本人。
昨天的时候,他公布了村社的规矩,让乡亲们自己回家商量,说好了等今天中午的时候,各家各户反馈消息给他。
他打算的这个村社,放在后世其实就是村集体所有的公司。以后做事,产出,分红都是以村社的名义,也能调动村里最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他想通过这种方式,把柳家村建设为大明第一村。
本质上,张一凡不喜欢热闹。村里的叔伯大爷大妈们,在决定之前都来问他,和他商量,一开始,他还耐心地回答,但到后来,他发现问题其实都是重复的。
于是,他就溜了,让他们自己互相解释去。
在河里放了鱼笼,又在山上放了鸟笼,然后便俯视这一片地方。
山山水水,春意盎然,是个好地方!
但是,张一凡感觉,可用之人有点少。
不说其他,全村除了一个之外,其他全是文盲。
张一凡给她的感觉,非常地独特,以前从未见过,听过,加上人也长得好看,似乎有一种非凡的魔力吸引着她。
其中之一是张一凡了,从后世带来的学识,关键是他不习惯毛笔字,硬写是可以,像鸡爪字一样,极其难看,更不用说,好多繁体字不会。所以,他只能算半个。
“什么?什么意思?”朱镜静一听,顿时有些意外,从未听说过的名词,顿时就吸引了她的好奇心,什么不快立刻消失了,下马之后,一边走近张一凡一边好奇地问道。
一听这话,朱镜静顿时惊喜地问道:“那就是说,我是拥有你们村社最多钱和债的人?”
另外一个,或者说另外半个,就是里正了。毛笔字比张一凡要写得好,但是他就只会写几十个字,日常之下,勉强能对付,让里正写一篇告示,里面很多就是别字和只有里正才认识的符号。所以一般有事情,里正都是挨家挨户去通知的。
“这村社还能干什么大事业?”朱镜静满脸笑容地问道,“还有这个股份是什么意思?我还是听不懂!”
明白了这个,让朱镜静非常地开心。当场掏出了一袋糕点,分给了张一凡一块。稍微犹豫了一会之后,又掏出两块,给大牛和二牛一人一块。这让大牛和二牛简直是受宠若惊,接糕点的手都是抖的。
第一件事情,全村要换上新居,瓦片这个,就从邻村进口好了,没必要自己开个专门的窑。水泥得搞出来,修房子和路面,全都需要,以后对其他村子出口,也是有前途的。
张一凡不知道股份这个在明初有没有,不过既然朱镜静没听过,他也很有耐心给这位漂亮的小妹妹解释一下了:“比如,把村社的钱和债分成一百份,拥有的份数就是股份。一股,两股,一份两份这样的,叫股份。”
她借口说去东宫找太子妃,结果自己跑来柳家村,就算她身边的侍女侍卫劝,她也跑来,是担了干系的。结果兴冲冲跑来见到张一凡,结果感觉被泼了一盘凉水。
张一凡一听,连忙回答道:“不是,只是有点好奇而已。我们当然欢迎你了,你可是我们村社第一大股东呢!”
事实上,这个问题,不止是他遇到,贵为大明开国皇帝的朱元璋,同样是为这个事情头疼的。
相对而言,这对张一凡来说,并不算大难题,凑合着来就是了。但是,朱元璋就不行了。
他正在计划着呢,忽然,二牛带着惊喜叫了起来:“快看,凡哥,来找你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