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刚刚开国,百废待兴之际,如果真有这种水泥的话,绝对会让她父皇龙颜大悦的,那就万事好商量了不是!
于是,她甚至比张一凡还有一种迫不及待地感觉,就想立刻看到水泥被烧制出来。
结果,有时候人越急,老天就越让伱急。
原来是柳五去谈瓦砖的事情不顺利,不但瓦要等半个月才能买到,而且那边也没有建窑用得砖。
水泥这个名字确实有点俗,低档,不过张一凡并没有改名的打算,只是微笑着给朱镜静解释道:“我烧出来的这种水泥,作用有点类似三和土。”
也是如此,其他方面的事情,张一凡都委托给了村里人去做,唯独这个烧制水泥的事情,从选址开始,他就亲自在做。
顿时,她是非常开心,因为张一凡不但可能是一代名医,还可能在其他方面也有本事!这就意味着,她的少女梦想就更可能实现。
当然,在这个时代,解决这种问题是用石板铺地面。可是,石板铺地面的话,他手中只有一千两银子,根本不够用的。
要不是这话是张一凡所说,她肯定还要加上“不可能”三个字。
煤炭比木炭的温度高,其实也是这个原理,如果进行干馏之后的焦炭,含碳量更高,温度也就更高。
朱镜静虽然不能完全听懂这些话,毕竟她不知道水泥怎么烧制,可光凭着张一凡似乎有理有据地分析,她就已经相信了。
就水泥这么俗气的名字,她都有点难以想象。
回过神来之后,她有点难以置信地问道:“真得很低,却又非常好用,和三和土一样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问道:“这三和土你知道吧?”
实在是眼前的张一凡,真得让他们无法和以前联系起来,不但说话自信从容,气度也变得非凡起来,甚至连说出的话,都能把他们的下巴震惊掉!
此时,张一凡并没有马上回答朱镜静的话,而是转头看了下周围之后才说道:“水泥的材料都是非常普通的东西,可以说不要钱,就是要些人工而已。另外,就是燃料消耗的钱了。如果大规模地烧制水泥,这个成本肯定是很低的!”
想着这些事情,张一凡其实有点头疼。但是没办法,这些事情必须要克服的。也就是说,必须要把水泥搞出来才行。
第一是地面不是水泥,一旦雨季来临,那叫一个泥泞,作为后世过来的人,肯定没法忍受。
张一凡听了,顿时眉头就皱起来了:事情远比他想象要难办!
如果去南京城那边买的话,估计会贵上很多,还同样不一定能买到,毕竟如今正是全国重建的时候,怎么办?
边上的朱镜静见此,立刻站了出来,对张一凡说道:“我去找我大嫂,她能帮你解决这个事情,怎么样?”
之前派了秋菊去东宫,反正要去解释的,实在不行,就摊牌算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