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朱元璋生气了
检校汇总过来的消息中,有关朱镜静的那些,皆是来自朱元璋安排在朱标身边的人。
当朱标知道朱镜静的事情时,他便也知道了。
朱元璋在朱标身边安排了密探,并不是说对朱标不放心,而是关心朱标,就希望对太子的培养,不会脱离他的期望。
结果没想到,搂草打兔子,把朱镜静的事情给刺探了出来。
不过,检校送上的消息,并不全面。朱元璋只是知道,朱镜静说动了朱标,说她的婚事想自己做主!
看完这些消息,朱元璋自然是生气的。儿女婚事,都是当爹娘的做主,这个女儿竟然还想自己做主,亏了自己之前还真以为,她对马皇后说以帮到自己为最重要的承诺。
想了一下之后,他想知道更多,自然便传旨召见朱镜静身边的侍女和侍卫询问了。
这一问之下,情况便全都了解清楚了,这就更是让他生气了。
总之,胡闹,太胡闹了!
只是一个救命之恩,就要以身相许,真以为是活在评书中么?
那个乡下小子,叫张一凡是不是?他有点医术,也有点小聪明,能捣鼓点东西出来?可就算这样,又哪来的脸面,竟然敢和天下才子去比?还想来个比才招亲?就那么肯定那个张一凡能夺得美人归?
简直是胡闹!
朱元璋亲身经历过前元官员的腐败,以至于民不聊生,还有前元官员的无能,导致前元才多少年就被他给赶跑了。
边上的轮值太监都吓得发抖,在去捡那奏章的时候,发现是平遥训导叶伯巨的奏章。
当然了,也和秋菊等人在朱元璋的面前,那是战战兢兢,只敢如实禀告事情,没敢强调张一凡真得很厉害有关!
朱元璋这个大家长,那是真生气了。虽然他是当爹的,也确实想要女儿过得好。可是,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他更关心当前的局面,皇权的稳固。
然而,这只是站在官员的角度上来说,换成朱元璋这个皇帝的角度来说,那就完全不一样,肯定是暴怒的。
朱元璋是很生气,这其中,未必就没有隐瞒他的因素在内。特别是朱镜静不听他的话,要自以为是,更是让他生气。
求治太急,是指责朱元璋有点急功近利,给官员的压力太大。哪有那么苛刻的要求,要做这要做那,是人能干得事情么?
如果说,他有足够忠心又有才华的人才,那他完全可以抛开李善长、胡惟庸等人,以及他们举荐的人,转而重用他认可的人才。
第二天,便是朱棣的大婚。整个朝廷,皇室,自然都是要忙燕王的大婚。
用刑太繁,是指朱元璋对官员太苛刻,六十两银子就要扒皮充草,哪朝哪代听说过?就算不到六十两,一旦犯了点错,也是流放边疆,做一些和民夫同样的低贱事情,简直不把官员当人看。
对于他的决定,还是牵扯到了朝堂上的政事,马皇后也没有坚持,只能听朱元璋的了。
这个叶伯巨,在史书上的评语很高,说他有先见之明,是个有大才的人,切中时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