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他来了
李善长作为朱元璋的左膀右臂,一起多年,早已了解朱元璋的习惯。之前见他的样子,就知道他要同意了,结果没想到,登闻鼓响起,打断了这一切。
这让他很是不满,便向杨文裕用眼神示意了下。
本来的话,有人敲登闻鼓,让胡惟庸这个百官之首出面,趁着燕王大喜之日拦一下是个不错的主意,但是,胡惟庸对于李家和皇族结亲并不热衷,因此,李善长便让御史台这边出面了。
杨文裕心领神会,便立刻向朱元璋奏道:“眼下正是大喜之日,惊扰了陛下兴致实属不该,微臣愿去处理登闻鼓之事,他日再上奏!”
其他人听了,都觉得有道理,不管是为了讨好李家,还是讨好皇帝,便纷纷跟着附和起来。
朱元璋一听,也有点意动了。但是,当他听到底下有个文官奏道:“陛下日理万机,此等登闻鼓开设,实属不必,不如以后就归中书省处置,回头再上奏陛下即可!”
这个话,一下就触动了朱元璋敏感的神经。
之前的时候,他就已经不满地方上上奏的事情,都是先经过中书省再到他这里。以至于有些事情中书省都自己做主,就没有送到他这里来了。
相权和皇权的冲突,就是从这个事情上开始的。
没错,敲鼓的这个人,就是张一凡。
大殿内喜庆的气氛,自然因为这个事情就不存在了。所有的人,都在猜测这个敲登闻鼓的,到底是何人,为了何事?
不过,到大明中后期终归也是加了不少条件。至于到了满清时候,更是成了摆设。
此时,已经是这样一副局面了,他便冷着脸直接吩咐道:“带敲鼓者上殿!”
进入大殿,没有一点畏缩而战战兢兢,反而整个人看着精神饱满,气度不凡。有点类似那种雄赳赳,气昂昂,跨进了大殿内。
也只有这样做,他才算是尽力了。要不然,万一错过了朱镜静,就算活着,这辈子也都会后悔的。
朱元璋别的事情都能忍,但是伸手从他这里夺权,那是万万不能忍的。哪怕别人觉得这是减轻他这个当皇帝的事务处理程度,是为了他好,他也无法忍。
情况到底如何,朱元璋都懒得在问监察御史,直接问那敲鼓者就完事了。
为了抢老婆,他也是豁出去了,想到了敲登闻鼓的这种方式,第一时间能见到朱元璋。
事实上,监察御史也是一头的包,有点不知道如何处置为好,结果是皇帝的旨意到了,反而给了他解脱,直接来回旨了。
一般来说,作为当官的,最不喜欢的,就是能直接告到御前的这种登闻鼓制度。就大明朝两百多年历史,一直有当官的,攻击这个登闻鼓制度,不管是都察院御史还是大明首辅,皆有之。但是,最终还是被大明皇帝坚持下来了。
再说了,也未必会是最坏的结果。因为他已经想过,在这洪武朝,他应该怎么做才是比较好的方式!这次,其实也是一个机会。
没办法,这个形象比较特别,想不出风头都不行。
甚至可以说,出现在这个大殿内的,过往前后所有人中,就数他最为狼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