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目瞪口呆(第五更)
对于张一凡的这个提议,作为太子的朱标来说,却是很认同的。
他看着张一凡,当即点头说道:“这个提议不错,我会向父皇建议的。只是……”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上下打量了下张一凡之后,才又继续说道:“你可别忘记了,韩国公是何等人物,在治国安邦方面出题的话,你又怎么会是他的对手?更不用说,全国还有其他才子呢!”
如果张一凡说,在匠活方面比试,又或者医术上进行比试,指不定他还有希望。但是,他竟然提出说治国安邦方面的比试,那朱标是绝对不看好张一凡的。
张一凡听了,嘴巴一张,正待说话时,却被朱棣抢先一步开口对他说道:“行了,你就别开口吹牛了。伱如今最为要紧的是,先抓紧时间识字,练书法。不管你有什么想法,到时候笔在手,却是不会写,你觉得你能得天下第一才子之誉?”
“……”朱标一听,顿时傻眼,问朱棣道:“他连字都没认全?”
朱棣听了,点点头说道:“他认识一些,但是认不全,就他那村社的章程,都是镜静帮他写的。”
“……”朱标听了,直接就无语了。
之前张一凡说这些方面不行,他以为是谦虚的说法,只是说这些方面没有优势而已。结果没想到,他竟然连字都没认全,这可真是简直了!
张一凡一听朱棣的安排,不由得大喜,连忙对他说道:“四哥,今日之恩,他日必报!”
此时的他们,已经知道朱镜静在后宫向李家发难的消息,说话还非常难听。和那个张一凡说得话,简直如出一辙。
朱棣听了,或许是张一凡那乱七八糟的话听多了,他直接免疫了他的这番话,就当张一凡又在胡言胡语,就他,能怎么报答他?还大礼包呢,自己会缺这些?
就这份本事,李家这边除了他自己之外,都没一个人能做得到!
后宫这边,马皇后、太子妃、朱镜静等人,一直等在这里,看到他回来,朱镜静第一个按捺不住,连忙问情况。
他记得《武状元苏乞儿》那部电影中,周星星就因为写不出字来,直接完蛋。
这个倒也不是很特别,在明初之时,因为灾情等等,朱元璋经常有免除劳役,或者田赋之类的。
“得了得了!”朱棣一听,有点不耐烦地说道,“我这么做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镜静,希望你能明白!”
而朱棣,也是头疼,为了大妹,他最终点点头说道:“我要是不帮你,以后肯定会被镜静一直记恨。这样,明天我就派几个人过来,一则教你读书识字练书法,另外也防着点小人用龌龊手段!”
李善长敢肯定,这个张一凡善于抓住言语漏洞,不管他,还有胡惟庸的宰相身份有多尊贵,立刻反咬一口,让他们两人都出丑,就这份胆量和临场反应,要说背后没有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作为大明朝的堂堂宰相,在朝堂之上,那么多文武官员面前,竟然丢了个大脸,真得是奇耻大辱!
不过,要说对张一凡的重视,显然是没有到李善长的那个程度。
……………………
这个水泥作坊,朱元璋并没有派人看住,至于水泥最终如何应用,也还需要回去商议。
然而,张一凡却是无视了他,腼着脸继续对朱棣说道:“临时抱佛脚,不光也亮!反正不管如何,我是一定要娶到静静的。”
要说怀疑,他其实也怀疑一个人,那就是诚意伯刘基刘伯温。但是,他都已经死了的。
回到自家府上之后,他就一直在回想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张一凡。
朱元璋压根就听不懂,以为她被情所迷,疯言疯语的,便有点不耐烦地说道:“你还真是无可救药了,我是累了,不陪你这个丫头疯了!”
另外一边,宰相府内,胡惟庸其实也不爽。
但是,如今李家这边遇到了门槛,那他自然不介意向以前一样讨好朱元璋,先结成亲家再说。
李存义、李琪、李佑等李家亲族,都在下首坐着,不敢打扰脸色阴沉的李善长。
朱元璋听了,看着这个女儿,其实是想发怒的。
在后宫搞出那么多事情,和她有关的张一凡,又在外廷搞出那么多事情。这两人凑在一起,真得是太会搞事情,尽给他添麻烦了。
不过,看着朱镜静期待的眼神,他的眼前又浮现出前两年死了的爱妃,也就是朱镜静亲生母亲临终前的嘱托,最终,朱元璋还是没发飙,只是冷冷地说道:“那个张一凡不要什么赏赐,以献上水泥作为参加天下才俊比试的机会。朕选一个最有才华的大明才俊给你当夫君,以后别说爹不疼你!”
“当然了!”朱镜静一听,马上开心地说道:“父皇是不知道他的才华,厉害着呢!他懂得很多,不但是这个水泥,而且还有医术,逻辑学什么的……”
等他回到紫禁城的时候,已经天黑了。这个时候,当然没法议事,只能等第二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