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4章 到底谁是白痴(第一更)  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不对,我这剩下的一百贯还在我手里,我还能再买的啊!”朱棣也是想不明白,当即发问道。

张一凡听了,反问他道:“我就只有一百石粮食而已,你还能去哪里买?买不到粮食的大明宝钞,就是废纸一张啊!”

这个话的意思,其实就是回应了之前的问题:说什么钱不是问题,没有就印,这种说法肯定是不行的!

朱标是仅次于朱元璋,更快理解了张一凡的这些解释。也是紧皱着眉头,一脸苦思的样子。

其他人也是不明白,不过朱棣突然想起什么,便插嘴问道:“就是伱认为,大明宝钞会越来越不值钱?”

这一下,他说得就有点严重了。

朱元璋一听,当即一声冷哼道:“我看谁敢?我定下的规矩,谁敢不从?”

朱元璋听到这里,忽然开口说道:“如果是这个道理,那用铜钱之类非大明宝钞的钱,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张一凡听了,心想谁傻还不知道呢,真不想理他。

说到这里,他想了下,索性就说开了:“这个例子很单一,放到现实中的话,大明范围内,还有人和人的不同,地区和地区的不同,当生产出来的东西,比如粮食等等有价值的东西,和大明宝钞的总价值不符合的话,就不会按照大明宝钞上的面值来衡量了。这里面的关系很复杂,但是仔细想,该是能明白的!”

他的几个儿子听到这里,发现张一凡问出了白痴一样的问题,一个个就轻视了起来。

在面前的几个人中,至少朱元璋已经了解,这不,就见他皱着眉头,一脸便秘样。

张一凡在心中无语了一会,便只好说道:“父皇,各位哥哥,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逻辑推理。就是我说以后发生的事情,你们看看,有没有道理,最终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涉及到江山稳定与否,朱元璋就立刻开口说话了。就见他盯着张一凡,马上追问道:“此话怎讲?”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提高了点声音强调道:“可是,如果是有两百贯大明宝钞,那去买柳家村的粮食,就只了一百贯,剩下的一百贯根本买不到粮食,就等于说这买不到粮食的一百贯等于只是一张纸而已。总结来说,就是两百贯才买到了一百贯的粮食?”

“这不可能,我也不会这么做啊!”朱元璋一听,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于是,张一凡继续加料道:“这个钱是会变得越来越不值钱,还是会变得越来越值钱,取决于钱这个东西和买卖的物品到底有多少。如果失去了这个对应关系,不管钱是变得不值钱还是变得更值钱,都会对人和人之间的买卖产生严重影响。极端一点的,往严重里说,都可能危及朝廷安危!”

张一凡听到,转头看向他,露出一丝佩服之色。

他是想起来了,张一凡看到大明宝钞的时候就提醒过。

张一凡心中点评着,便跟着说道:“扩大起来,其实这个柳家村就是大明朝,你要说不在大明朝买,那就是去其他国家买。可关键问题是,别的国家不会认你这个大明宝钞。所以说,你多出来的大明宝钞还是买不到该有的那部分粮食!”

他说完之后,亭子内外又安静了下来。依旧是有人在苦思,有人在开小差。

不过这时候,朱标开口替张一凡解释道:“刚才一凡说了,是假设在柳家村范围的!”

其他人没有开口,就看着张一凡。

张一凡看了他一眼,没理他,转回头,看向朱元璋,继续举例子道:“再举一个例子,就把范围定在柳家村好了。如果说柳家村的村民,一年内只创造出,或者说是种出一百石粮食,假设它按道理是值一百贯大明宝钞。如果刚好有一百贯大明宝钞买这个粮食,那就是一百和一百的对比关系。”

不过还是有人不以为然,就听秦王说道:“这些都不可能发生啊!”

不错,还是朱标聪明一点。

看到他这么严肃的样子,不管是在打酱油的皇子,还是在苦思的皇子,全都抬起头来看着张一凡。

也就是张一凡在前面说得听起来好像有些道理,要不然估计有人会说张一凡危言耸听了。

毕竟在他们看来,就一个钱的事情,还能危及江山,怎么可能!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