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认真地听着,感觉说得很有道理。但是,在张一凡说完之后,他还是摇头说道:“且不说父皇已经说过,他不同意在琉球驻军,就只是高丽那边,难度更大。虽然高丽已经臣服我大明,但是和前元还是有勾结,一个不好都能反大明,更不用说,还要求他们杜绝倭寇了。”
张一凡听了,当即笑着说道:“高丽棒子嘛,不打不老实。等到我们大明对辽东的鞑子动手,兵临高丽时,他们要是不生变,那就灭了他们就是!”
从隔壁牛老爹家拿了一壶开水过来的朱五,看到张一凡走到院子里伸懒腰,便过去对他说道:“柳五在外面,好像是找你有事。”
“第二步啊,我其实在之前已经说过了。”张一凡听了,有点遗憾,还是给朱棣说道,“就是我在父皇面前提的,断绝倭寇来我大明的主要航道,也就是在琉球那边驻军。当然,也可以先要求琉球不得让倭寇过道。如果他们做不到,我们再派军队过去帮他们做到,但是粮草物资要他们提供!”
“呃……”
对此,张一凡自然不在意,就让朱棣自己好好想想好了。
朱棣却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用赞许之色对他说道:“父皇听到你这水泥的价格等他定,会很高兴的!”
听到这话,张一凡转头看了朱棣一眼,见他还在那苦思,便先去了门口,果然看到柳五和几个人缩在一边。
柳五见了,连忙露出了笑容迎过去,然后对他说道:“我们村社的这个水泥作坊,什么时候可以开工?”
事实上,这也是朱元璋的想法。
张一凡听了,想了下说道:“你们可以现在就去开工,但是先不要卖,这个价格需要待定,可能是要请旨才好!”
此时,他听了张一凡那豪气干云的话,说高丽不服大明就灭了他们时,很是有感觉。不过一想起他父皇的做法,大概率是不会,顿时就又有点丧气。
他自己当然也有考虑过,甚至总结之前朝廷对倭寇的战况,可以说,基本上都是张一凡所说这样,也是他认可的办法。
朱棣看他好像胸有成竹的样子,便直接说道:“说来听听!”
朱棣听到这话,不由得一愣。
事实上,他其实是有了解的,高丽也没几年日子了。没有自知之明,只是派个几万军队就想挑战大明军队,结果走到半路,军队造反,高丽灭亡。随后朝鲜的国名,还是朱元璋赐下的。
朱棣听了,不由得点点头。
张一凡继续对他说道:“倭寇之祸患,最根本的办法就是灭了他。而且,灭倭寇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最主要的是训练出足够的水师,如此一来,倭国都是岛国,我们可以随便选择一处地方登陆,倭国防不胜防,要灭他们又有何难!”
随后,他回过神来,当即摇摇头道:“你没带过兵打过仗,根本不知道军国大事有多难,哪有说灭就灭的,想得也太容易了!”
“怎么,不信?”张一凡一见他这个样子,便猜出他的想法,当即哈哈一笑问道。
于是,他便问张一凡道:“那你说得第三步呢?还有第三步?”
这个不算特别,中规中矩吧,他自己也想到了!
朱棣听得目瞪口呆,不是倭国很厉害的么?怎么到了这个妹夫嘴里,好像倭寇就是一坨屎了?但是,听他的话,好像说得也有道理啊!这……到底是哪里出错了?
一时之间,他都有点搞不明白,到底是那个地方,或者是张一凡说得不对,或者是大家都弄错了?
这个妹夫,又开始吹牛了!
他在这么想着,张一凡却想也不想地说道:“第三步,便是终极之招,直接灭了倭国,不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倭寇之祸患么?”
“……”朱棣压根没想到,这第三步竟然是灭了倭国,顿时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没等张一凡说话,他自己就详细说道:“第一,水师能不能打赢倭国的水师,这是一个问题。就算我们在我们这里能打败来犯的倭寇,可要是我们远征倭国的话,倭国的水师肯定更多,更为精锐。而我们劳师远征,粮草物资的后勤不说,只是水师海战,能不能打赢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第二,就算我们打造了足够强大的水师,万一出海之后遇到老天爷不高兴,飓风之下很可能直接全军覆没,这也是我们大明不能承受之重!”
说到这里,他严肃着表情说道:“这两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父皇应该都不会考虑出兵倭国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