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真得是狠人啊(第二更)
但是,朱棣又不是傻子,应激之后,他还是有问题道:“但是你能想出什么阵法?你怎么能保证你想出的阵法有用?这军国大事,伱又没有接触过的!”
“你信我!”张一凡听了,当即诚恳地说道:“我没接触过的东西多了,但是你想想,那回我不给你们惊喜,你说对不对?”
朱棣听了,虽然有点认同这个道理,但是他还是说道:“练兵这个,还是我在行一些,这次的比试,还是要以我为主,你给我出出主意就成。有的时候,说不定你的主意好使!”
“……”
两边的各卫指挥使虽然站着笔直,目视前方,但是他们的耳朵都在听着的。
此时,听到燕王和驸马竟然为挑选兵员的这第一步,就意见不一致,吵起来了,他们都是暗暗摇头:就这,还想和那个蓝玉去比试?
张一凡说了一下,见没法说服朱棣,便明白自己还是资历太浅,朱棣不相信也合情合理。不管怎么样,肯定要拿出点真货给朱棣看看,他才会相信的。
想到这里,他便拉着朱棣回到点将台后面,同时对朱棣说道:“把你的腰刀给我下。”
朱棣听了,虽然搞不清楚他想干什么,但是还是抽出了自己的腰刀给了妹夫。
张一凡握着腰刀,然后问朱棣道:“有关倭寇的那些消息,你都还记得吧?”
虽然朱棣此时才十六岁而已,可他也不得不佩服这位狠人,看他的行动力和决心,确实是个做大事的。
要知道,他们的月饷银才1贯而已,如果赢得比试,那就是当兵一百个月的军饷啊,对于普通人来说,绝对是一大笔钱财了。
大约又过了一个时辰,朱棣和张一凡,当然,主要是朱棣,挑选了五百名军士离开。
等军士们解散之后,他便向朱棣问出了这个疑惑:“这么多钱,你不会开玩笑吧?”
也是这个原因,张一凡才会在挑选五百军士之前要和朱棣解释一番。
反正对他来说,就是纸上谈兵而已,正好拿手。
最后,他认真地对朱棣说道:“你只要按照我说得这样练兵,当然,要练好兵,令行禁止,如臂使唤,我觉得,这会是我们比试胜利的最大希望所在!”
“……”张一凡一听无语,心中想着,我只是想当个军师,当个嘴炮而已,练兵我是从来没练过的啊!
这个敌我战损比,在华夏历史上,绝对是非常罕见的!
也是因为这么厉害的战绩,在后世的时候,张一凡好奇之下就专门看了相关资料,如今正好用上了。
这个时候,张一凡才发现,日头都到正中央了,台下站着的十几万将士,一个个脸上的汗全都在滴答。很多人的面前,至少他目光所及之处,都有一滩水迹。不用说,这都是将士们的汗水了。
可是,这些将士任凭汗流浃背,犹如雕塑一般,全都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人家是个狠人,一口气三个月不回家,要在军营里和将士同吃同住,那自己也就在军营待几天而已,不至于那么矫情!
“……”听到这话,张一凡再次震惊地打量朱棣。
朱棣却似乎很习惯,对此并没有特别感触。此时的他,有了决定,便吩咐各卫指挥使,按照他的要求开始选拔他要的五百军士。
这一刻,他感觉到了大明军队的强大!
总计在浙江福建广东作战有80多次,没有一次败仗。每次几乎都是全歼敌人,而自己只伤亡几名或者几十名,牺牲最多的一次也只有69人。在牛田和王仓坪战斗中,消灭了上千名倭寇,而自己却没有一人阵亡。
……
朱棣倒也能听进去,果然不再问细节,而是仔细地听着。除非是他觉得非常重要的点,他才会问下。
到了军营,解散之前,朱棣站在五百军士面前,非常严肃又认真地说道:“以后你们便是我燕王府的兵,别的不说,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三个月后,比试要是赢了,每人赏一百贯,以此为誓!”
结果,他越听越觉得有道理,慢慢地,整个心神都陷入进去了,聚精会神地听着张一凡在讲解。
他从地形上,从兵器上解说鸳鸯阵,这其中,还不断地用刀尖画着,辅助他的解说。
就燕王和驸马两人,怎么看就怎么像是小孩过家家。就这,还想和军中老将比试带兵打仗的本事,这也太儿戏了!
稍微犹豫了一会之后,张一凡便表态道:“那这样,毕竟这个比试是我们两个人的事情,不能让你一个人掏这个奖赏。我这边也尽量凑一下,能凑多少给你就凑多少给你!”
点将台上,各卫指挥使也同样如此,站在那里,面对全军将士而立。
说完之后,他抽出张一凡早已还给他的那把腰刀,把边上竖着的一杆枪给劈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