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朱元璋听了,“嗯”了一声,然后说道:“确实要让他锻炼锻炼,不过如今他被老四关在军营里,两个人憋着一股子劲,在想着赢那个蓝玉呢!”
“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朱元璋听了,拖着长音附和了一句,随后又说道,“只是,昨天我听了说收多税其实也有利于百姓,听起来好像也没错!所以,我这脑子都搞糊涂了,这两天有空就在想这个事情!”
马皇后一听,就有点不解了,带着一点好奇问道:“听说昨夜夫君也没睡好,似乎是想什么事情,这到底是有什么事情,让夫君为难么?”
当然,她也不是随口就这么说的,就听她接着又说道:“我听着,一凡想说,大概是向有钱人多收点税,向穷人少收点税,然后把收到的钱都用在公事上,那就是为百姓好。”
“是啊,大概是这么一个意思。”朱元璋有点违心地说道。
人才的问题,真得困扰他太久了。一听和人才有关的事情,他都等不到明天。
很明显,朱元璋同学经常和不同的睡,昨天就没和马皇后睡。
大明洪武年间,可没有外戚不得涉政之说。
对了,还有一个老四同学,同样是个精力充沛的主!
马皇后听了朱元璋的话之后,忽然想起什么,便对他说道:“对了,镜静昨日进宫的时候,带来了一本书,说是一凡说给她听的,她记录下来了……”
好在张一凡听不到他们夫妻俩的对话,要不然肯定会抱怨,不是谁都可以和你这个老丈人一样精力充沛的,要讲人权啊!
“谁说的?”马皇后听了,生气地说了句,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她忽然脑中灵光一闪,便试探着问道,“该不会是我们那女婿说得吧?”
马皇后当然是了解朱元璋的,便让宫女掌灯,同时把那本《仙剑奇侠传》拿给朱元璋看。
马皇后没有说话,只是让朱元璋安静地思考。
朱元璋听到问话,便笑了下说道:“老四要是能比得过那蓝玉就怪了!”
朱元璋听到这话,并没有兴趣,但是很快,马皇后就接着说道:“那书看得很舒服,很容易懂书里面讲得是什么,我听镜静说得有道理,明天我给伱看看,说是如果天下书都能那样的话,我们大明朝的读书人会更多,人才也就更多……”
她是听过张一凡高谈阔论过两次,一次是张一凡舌战群官,一次是张一凡和九大才子比试。不管是哪一次,她发现张一凡说话的角度都很奇怪,经常从别人想不到的方面说起,以至于她印象深刻。
此时,朱元璋听了,稍微沉默了一下,然后问马皇后道:“你说,向老百姓少收点税,这是为了老百姓好吧?”
这个时期的朱元璋,还在寻找大明朝的思想武器,其中之一的考虑,就是拿朱熹对圣贤书的批准作为思想武器。也因此,一看到这本书,他就立刻想起了批注之事。
说到这里,朱元璋停了停,似乎是思考了一会,然后才又说道:“这种方式,确实能让学问更容易传授。但是,有一个前提是,把学问转成这种大白话,再加上这种句读来推广的话,可能会让以后的读书人失去先贤的味道,变得粗俗起来……”
看到朱元璋认真看了起来,马皇后便在边上解释道:“这本书都是用非常容易懂得大白话所写,并且你看还有不少不同的句读,有各自不同的意思,能让人准确地看懂书中内容,不至于有看不懂的地方……”
这个道理,就在张一凡身上得到了很好的提现。
他这情况,以至于马皇后也没得睡,便问他道:“夫君是担心老四比不过蓝玉么?”
过了一会之后,就见朱元璋略微有点兴奋地说道:“对了,我看可以这样,对于大明律法这类,最好能用上书中的这些,就把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最直白地告诉全天下人,用最通俗易懂的这种大白话写,加上这些句读。至于其他方面,圣贤经典可以用这些句读,但是不用这么直白地说话,失去了味道!”
朱元璋其实是很聪明的,在历史上,为了做好普法这一块,他把发生过的案件编成故事,汇聚成一本书,然后大量印发,并宣布一个规定。
如果有人犯法,家里有这本书的,那除重大犯罪之外,可以罪减一等;但是,如果家里没有这本书的,那就是罪加一等。
这样的做法,不管老百姓认不认识字,必然会在家里保存一份,完全可以当传家宝来用的。
朱镜静写出来的这本《仙剑奇侠传》,不管是说话方式还是加上了特别的句读,都非常有利于人理解。这就让朱元璋一下就想到了律法普及这方面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