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4章 不杀驸马不足以平民愤  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好在张一凡没有指认他们,算是放他们一马了。但是,借着这个朱棣过来的机会,张一凡并不打算只抓永嘉侯一个。

胡惟庸这边,还在继续说道:“……然则,微臣听来,驸马却辜负圣意,其在香山县所实施之新政,少有先前议定之新政,而是肆意妄为,想什么做什么。微臣以为,此等做法,实在欠妥!”

“陛下……”

朱棣在广东忙了三天,就抓了以永嘉侯为首的通贼罪囚共一百多人。绝大部分都是有不少粮田的地主豪强。

随后,相关的奏报,便发往京师,由皇帝定夺。

他的亲卫一听,便准备抓朱暹。

朱昱的话,其实很平常,意思是想说宰相知道他爹是被冤枉的,结果被张一凡曲解之下,连宰相都咬,这让其他官员一个个都吓到了。

………………

这一下,朝堂上的人,都有些傻眼了。

这时候吗,胡惟庸咋了,一个宰相而已,反正不是没怼过,想要用胡惟庸来吓他,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朱元璋听到这里,心中却是一声冷笑。

“哦?”朱棣听了,有点意外,看了朱暹一眼,便说道,“没想到还有一个遵从我父皇旨意,能听从驸马要求协防,不错!”

有点遗憾的是,没有证据指向东莞何家。

最终,在广州盐课提举司的奏章到了之后,宰相胡惟庸见洪武皇帝还是没动静,终于忍不住,让御史台、户部等衙门联合起来奏请皇帝给出结果。

他是知道一些事情,因为当初朱元璋要派张一凡出去的时候,和他说过。也是这个原因,他就有这个说法。

永嘉侯的那个老丈人,自然是跑不掉的;反正,广州府这边的乡绅豪强,一下子便抓了不少。

只听胡惟庸说完之后,这些臣子几乎是不约而同地,一起上奏道:“还请陛下决断,召回驸马!”

听到这话,朱元璋的眉头一皱,似乎心情很是不爽了下,不过最终,他还是没有说话,只是在听着。

“……”

不过朱元璋就只是在静静地听着,看不出他的心情如何!

不要看这个驸马平常好像平易近人,他这一发飙,又能有几个人承受得住他的疯狂报复?

这不,就听驸马说完之后,用手一指朱昱,对朱棣说道:“既然他招供和宰相有串谋,把他也抓起来审审,看看有没有和宰相勾结的证据!”

在众人面前,朱棣就算心中觉得张一凡做得过了,也不会驳了张一凡的面子,最多回去再说。

可此时,他们亲眼所见,得罪了这个驸马,得还有多大的自信,才能抗住来自驸马的报复?人家可是连宰相都敢咬的人!

甚至有些消息灵通一点的人,立刻就想起了这位驸马不但怼过宰相,连太师,韩国公,这位大明开国第一功臣也怼过,他还能怕谁,还不敢怼谁?

刚才还都以永嘉侯等人所说来证明驸马在香山县胡作非为,结果这个告状的人有问题,那他的结论还能信么?

在等京师回复的这段时间内,朱棣便在香山县待着,和张一凡以及朱镜静团聚,海阔天空地聊天。

朱暹听到,连忙站出来,恭敬地行礼,向张一凡求饶道:“王爷,驸马,我爹只是一时糊涂,做错了事情,还请王爷、驸马从宽发落!”

谁也没想到,朱棣一到广东,剿灭了海贼不说,竟然还说永嘉侯和一大班人都勾结了海贼。广东那边,闹翻天了啊!

这个结论,说真的,谁也不信!

永嘉侯这个身份地位,吃饱了撑的,去勾结海贼干嘛?

可是,朱棣在奏章中已经也有说,有足够的证据显示,永嘉侯等人的行为,足以证明他们有勾结海贼的嫌疑。

真要定为谋逆,什么铁券都救不了他。而且这个罪,至少是死全家的。

朱棣有特权,他的奏章根本不用走正常流程,先到中书省,然后再到朱元璋这里,而是直接送达御前。

用峰回路转来形容这个转变,真不为过。

张一凡当然不会靠想象就抓,因为朱棣还不是皇帝,朱元璋那边,回头肯定要过问这个事情,至少明面上要能交代过去才行。

打了一辈子的仗,就如今最是憋屈了。

朱元璋是个有城府的人,心中虽然早有定论,却也不急,只是淡淡地说道:“驸马前往岭南偏僻之地尝试新政,路途遥远,消息传递不便,何以你们一口咬定他所做之事,于国无利?”

这个问话,吓得这些官员一个个都用乞求的眼神,看着驸马,就怕他说出自己的名字来。

原本他们还有点心思想替永嘉侯辩解下,毕竟他们知道,永嘉侯其实是真因为那个粮田归公分配法而拿捏驸马而已。

然而,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奏章所说得事情还没完,完全可以用九曲十八弯来形容这个变化。

因为朱棣在奏章的最后说,根据永嘉侯次子朱昱的交代,宰相胡惟庸和永嘉侯也有勾结!

这一下,就连胡惟庸都傻眼了。

好不容易组织起来声讨驸马的这个事,最终竟然转到了他自己身上!

求支持!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