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5章 小破球要不要  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我……”朱棣一听,顿时胸口起伏,显然是气的,用手指着朱镜静道,“你……还是我那大妹么?”

不过他随即一拍自己大腿,冲着张一凡说道:“有,必须有啊,那些都是小破船,你要全给!”

“……”陈宁一听,顿时说不出话来了。

洪武皇帝一听,当即冷笑一声道:“永嘉侯真要被针对的话,他的长子何以无事?”

洪武皇帝听了,看着他,一语双关地说道:“大明开国未久,百废待兴,而卿任宰相,确实做了不少事情。朕希望卿做好宰相之份内事,至于其他事情,有朕!”

最终,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有点钱的,去香山县看看,有没有便宜货可以捡,说不定能发财!

张一凡笑着看他装腔作势,只是问道:“四哥,你想知道怎么让父皇更有可能同意扩建水师,然后去开疆拓土么?”

“香山县的新政,对朝廷至关重要,朕一直在关注。那边发生的事情,朕亦在看着。莫道朕在京师,就以为朕什么都不知道。”洪武皇帝说到这里,语气已经严厉了起来,“朕要发现,还有人敢以一己之私妨碍新政,此等做法和贪官污吏又有何区别?朕就在这看着,别说朕未明言!”

他这话一说完,就听朱镜静立刻接上道:“那把船都给了吧?”

不过,一直这么冷场,那刚才积极发言的这些官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那就真得是诬告了。

能从香山县新政中受益的那些人,大部分都是平民百姓,他们是最高兴了。

不过很显然,她白白了这个眼,因为朱棣的目光,一直盯着张一凡,压根就没离开过。

就因为御史告状可以不负责任,所以历朝历代以来,御史一般都会沦为党争的工具。

一听这话,朱棣立刻转头看向他。

“陛下明鉴!”胡惟庸一听,连忙附和道。

朱棣:“……”

张一凡的这种做法,也有缺点,就是大量发售之后,前期可能会赚到非常多的钱,但是民间需求饱和之后,卖盐的钱会降低很多,最后达到某个水平保持上下波动。

……………………

这个时候,大明朝已经开始实施开中法,就是缺粮的边关,能给运粮到边关的商人以盐引。

户部尚书听了,便又一次提出问题道:“陛下,如若如此,边关之粮草,如之奈何?”

“……”户部尚书一听,顿时无言以对。

这不,张一凡就竭尽全力伺候这个四哥,衣食住行,全都安排地妥妥地。

不对,不是嫁给这小子之后,而是从认识这小子开始,就变了!

“是啊,还能有假?”朱镜静笑了下,不以为意,放好果盘,坐在一边,接着说道,“四哥对我一直是最好的,我都记得的啊!”

陈宁听了,还想问下,那驸马呢?

朱棣一听,立刻坐下,略微带着一点激动看着张一凡道:“说,快说!”

他回过神来,便向洪武皇帝奏道:“陛下,盐政之事和海贼无关,驸马之法,祸害整个广东盐税,还请陛下决断!”

朱棣听了,没好气地说道:“还记得就好!”

张一凡听了,还想再说呢,就听他又接着说道:“行吧,都给你,自己注意,这些是海盗,好吃懒做惯的,只会打家劫舍,能不能种田都是个问题!”

“没事,我有数。”张一凡听了,笑着回了一句,然后又接着说道,“四哥,那些俘获的小破船也给一些吧!”

以前想到的一些罪名,就因为燕王的一份奏章,算是釜底抽薪,提告的人有问题,那被告自然就没事了。

朱元璋听了,看着他问道:“官府专卖,并非驸马独创,而自唐以来便有之。驸马实施此项新政时,已有奏章给朕,是朕同意了的。”

张一凡听了,继续嬉皮笑脸,一点都不在意这话中的刺道:“香山县太穷了,为了招待你,鸡鸭鱼肉什么的,好多都要到广州去买才行。如果有船的话,就能方便很多。可造一艘船的时间太长了,你说是不是?”

当然了,那些不愿意香山新政好的人,虽不敢公开反对,但是暗地里却是在祈祷,希望朝堂上能扳回这个局面。

虽然是这么说,可购买盐引的商人要赚钱,价格肯定无法比香山县自产自销更低。这个道理,张一凡给朱元璋的奏章中有提及,还说与其让商人赚钱,不如让利于百姓。

海盗的隐患已除,反对新政的都被抓,那还有什么可以担忧的。

他就和大妹,妹夫团聚。

这一次,刚好是个机会,敲打一下他,如果能听话,那就最好了。

盐政的革新,更是吸引了大批的商人;水泥作坊的开工,也意味着有新的商机。还有香山县衙对甘蔗的需求,说不定也是机会。

朱棣一听,也是笑了,对他说道:“我就知道,无事献殷勤,肯定事出有因!”

不过,就这样很显然是不甘心的。胡惟庸不好出面,便接连暗示户部尚书这边。

随后,他站起来作势要走,同时说道:“吃顿饭太贵了,我吃不起,再见!”

如果永嘉侯真被针对的话,那他的长子断然也不可幸免,毕竟连他的次子都已经在获罪名单上了。

从张一凡这边得到了不少好处过的,有经验,此时他一听这话,就知道张一凡又有什么好主意冒出来了。

愣了好一会之后,陈宁便底气不足地回奏道:“微臣身为御史大夫,提出心中之惑,乃职责所在也!”

他说完之后,别的官员不敢说话,武英殿内又安静了下来。

朝堂上的暗斗,直接被广东来的奏章来了个釜底抽薪,还没起多大的波澜就被按下去了。

而在广东这边,燕王朱棣雷厉风行,三下五除二,就把试图借助海盗威胁的机会破坏新政的那些人,也就是包括永嘉侯在内的,在极短的时间内给抓了之后,明确给了所有人一个信号。

海战真正的敌人,还是要以西夷为假想敌。欧洲各国之间的军事竞争,让他们在军事方面的技术发展很快。

大明朝一直到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时期,都是以跳船战的思路。这种作战,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并且到了后来,水师更是萎靡,实在不利于海上争霸。

对于朱棣的争辩,张一凡也不理,继续说道:“海战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船的速度要够快。有利的时候,你能追着敌人打,让敌人无法逃脱;不利的时候,你能迅速脱离战场,逃之夭夭而敌人追不上。我看了下你的水师战船,速度方面显然也没有优势。”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