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3章 这小子飘了,朱元璋怒了  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之前的时候,哪怕朱元璋怀疑张一凡有夸功之嫌,都还是很容忍的,今天这么生气,明显是做了什么让父皇很不开心的事情。

并且制作鱼松,海鱼就有优势了。不但个头大,肉多,甚至有不少海鱼还没有刺或者少刺。

太子妃一听,又是马上问道:“那你是说,这锦衣卫打探消息的,为了讨好一凡他们就夸大事实了?”

自己老婆在吃方面就是有天赋,能把张一凡介绍的吃法改善,使得做出来的食物更好吃。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泥烩鸡。

他可能对别人都没法完全相信,但是,对于自己培养的接班人要是也不信的话,那就是扯淡了。

朱标一听他说那小子,立刻就知道是指张一凡,心中顿时一惊,连忙问道:“他干什么了?”

说完,他就鱼池里点了那些较大的鱼。各种鱼类都有一些,明显不是驸马爷自己吃的。

不过说实话,这个鱼松,张一凡还真没做过,只是知道可以这么做。因此,他还是得让大厨出面进行试制。

张一凡要做的,其实就是制作鱼松。

周黑子连忙答应,指挥着人手照办。

这个妹夫也是,只是区区一个县令而已,竟然公开招聘幕僚,该不会真得以为可以在香山县为所欲为了?

虽然是这么想着,朱标还是决定替自己这个妹夫说好话,对朱元璋说道:“父皇,一凡到香山县也有一年多了,一直是勤勤恳恳的,是不是这个消息有误?”

最后就是调味炒干了,把秘制调料拌入加水的鱼松,煮到汤汁收干,肉色微微泛黄。再筛去小骨刺,炒制均匀。炒干后人工搓松,搓成絮状的就可以了。

幕客这个,就是幕僚,自古以来其实就有,前宋的时候,更是有朝廷指定,并且有定额。

因为量少,张一凡就只给朱标这边送了,并且是以朱镜静的名义送给太子妃的。

于是,他连忙看起告示内容。一如朱元璋所说,张一凡贴出告示公开招募六个幕客,要分别擅长县衙六科,协助知县处理相关政务。

朱元璋一听,把眼一瞪道:“你就会替他说好话!他说什么,你都信?”

当然了,这只是传说而已。反正在这大明开国之初,是还没有鱼松的。

大概半个时辰左右,张一凡就回到了县衙,一边凉快,一边笑着对朱镜静说道:“我教你一种新的吃法,伱来做,看看怎么做最好吃?”

太子妃听了,想了下,摇摇头说道:“应该不会,一凡和镜静都不是那样的人。”

并且,鱼松的营养价值很高。只要不是长期大量食用,就不会有副作用。

根据传说,鱼松的发明还和戚家军有关系,最后更是成为了戚家军的军粮之一。

这还不够,朱镜静又根据不同的海鱼种类进行试制,得到不同种类的鱼松,还有不同口味的鱼松等好多种配方,都得到了张一凡的认可。

“嗯,这样最好。”太子妃听了,点点头说道,“一凡要是有什么问题,你也可以护着一点!”

一般而言,自制的鱼松,保质期在一到三个月之间。当然,这是因为有冰箱。

“他们夫妻俩真得有心了!”太子妃听了,也是很开心,“我吃过味道很不错!要不也给父皇和母后分一点?”

这小子,闯祸了?

心中这么想着,朱标就有点担心了。这个妹夫,他是很喜欢的,要是有可能,肯定是要维护一二的。

一听这话,朱标也是有点愕然。

朱元璋看着儿子,还是带着恼怒之色说道:“我没有冤枉他吧?小小年纪,才做出一点事情,就开始想懒政了,真得是烂泥扶不上墙!指不定,以前的那些事情,也都是夸张,虚报。我就不信,只是一年时间,就能做出那么多事,把区区一个香山县搞得比上等县都强,都成了大明第一县了!”

“什么意思?”太子妃一听,顿时一惊,连忙问道,“一凡做了什么了?你是大哥,可要看着点,别让一凡做出让父皇不高兴的事情来啊!”

两口子就这么说了一阵之后,决定找机会给他们父皇说说。

张一凡的商品,并不缺销售。他只要把这款产品用在香山居,就能被很多人知悉又有好吃的东西了。

做出来的鱼松,会用油纸包进行包装,尽量压缩掉空气的那种密封包装,因为鱼松最怕的就是受潮。

这时候,已经是洪武十年九月中旬,太子妃生了一个女儿,也已经出月子了。

回过神来,他便对自己媳妇说道:“父皇说,锦衣卫那边禀告,说香山县如今怕是多达二十多万人口了,只是用了一年时间左右,人口翻了一倍还多,并且到处都是水泥修筑的道路,房子等等,让父皇实在有点难以置信!要知道原本的香山县,就是因为穷困偏僻之地,才会让他去折腾的。”

选好的鱼需要先水洗,去掉头尾、内脏和鱼鳞鱼鳍,加入葱、姜、黄酒等调料蒸熟,然后冷却后手工采肉。去骨后的鱼肉,需要先压榨再捣碎,要炒到鱼肉一捏就散,也就是炒松搓松。

太子妃一听,有些惊讶道:“这么好吃的东西,估计很贵吧?”

朱标听了,摇摇头回答道:“一凡在信中已经说了成本,还真不贵!主要是海鱼量大,你不知道,他说有的海鱼,都有小山那么大,当然,这种少,也难抓,可一般的鱼,那也是很大的,像婴儿那么大的,比比皆是!”

太子妃听了,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道:“真得是难以想象,要是有机会,真想去看看!”

因此,朱标南巡香山县,是除朱元璋亲自去之外最能让他相信的了。

原本历史上,朱标也代替朱元璋外出过。比如去核实秦王到底有没有胡作非为;还比如朱元璋还想着迁都,朱标代替去考察新都城等等。

求支持!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