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这话,柳五立刻表示,说有几家还想去那小山头修房子,都被他给拦下来了。只要张一凡修房子,全村人立刻能放下所有事情,先紧着张一凡这边。
村里的人口,就在这三年,一下增加了很多,这从柳家村的扩大,就能看出来。
看他那笑得合不拢嘴的样子,就知道他有多高兴了!
这村口怎么会排队呢?
看着这一幕,张一凡不由得脱口而出:“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张一凡看出来了,这队伍并不是排在社学那,而是还要过去!
郑敬学介绍了柳家村社学的情况,柳五介绍了柳家村的情况,这些都和张一凡有关,算是汇报了吧。
于是,双腿一夹马腹,当即提高马速往柳家村而去。
房间里就剩下了郑敬学之后,他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向张一凡说道:“驸马,社学这边,都已经有章程了,村里富了,也不愁先生来教。您看,我能不能跟着您做事?”
这是什么情况?
他身后的朱五见了,却是哈哈大笑道:“驸马,上大牛、二牛家的媒人竟然排了这么长的队伍了,哈哈哈……”
大牛、二牛跟着张一凡南下,一个负责盐田,一个负责水泥。张一凡回来,他们自然也跟着回来了。
这时候,官道上的行人很少,张一凡一行人就比较显眼了。一个个骑着高头大马的,明显非富即贵。
张一凡一见,连忙拦住了他,没敢让他下跪。
听到这话,柳家村的年轻人,大声喊着不冷。不过柳五等人已经来了,当即大声喊着,把人赶回去。
毕竟老丈人太能生,子女太多了,都来抢着要,也不知道最终能剩下多少。
郑敬学不知道玻璃是什么东西,但是他能听出来,张一凡对这个玻璃厂非常重视,甚至都说出了关系子孙后代的事情,因此,他便激动了,连忙说道:“驸马如此信任,我一定做好此事!股份什么的,我都可以不要!”
可主动说出这种事情,脸皮薄一点的,还真不敢。郑敬学也是犹豫片刻之后,才说出了口的。
柳家村这边,最主要的是那个水泥作坊,给柳家村创收,每年的分红,都很可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柳家村消灭了光棍不说,就连寡妇都没了,还是倒插门来消灭的那种。
村口这边,就是他以前的家,临走之前改为村中社学。隔壁是牛爹家,再过去是田大壮家……
社学这边,柳家村的适龄孩童都来上学了,并且大部分还很努力,有几个是学习的好苗子。
张一凡听了,都懒得理这几个大老粗,这是陶渊明的,谁敢占为己有?
就牛大牛二回来后的这两晚,他其实都失眠了。
柳五等人作陪,一开始都有点小心翼翼的,但是酒一喝,也就放开了。
想着这个,张一凡不由得有些惦记村里的熟人,不知道他们过得都怎么样了?
因为张一凡要先在城里走亲戚,就打发他们两人先回柳家村了。没想到,媒婆闻风而动,竟然在他家门口排队了,真是受人欢迎啊!
想着这个,张一凡也是笑了。
几个人,最终去了二楼的先生书房说话。
所有的人,都是看着张一凡,打量着张一凡,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喜悦的表情。
这个事儿,在三年前他还没感觉。在香山县待了三年之后回来,就感觉有点明显了。
郑敬学他爹是大明朝的官,他自己以前是国子监的监生,就这水平,怎么都比牛大牛二要强的。
张一凡准备,回去之后就通知各家开会,把这事给定下来。
不知觉间,虽然村口这里站满了人,但是,声音却慢慢小了下来,最后竟然都到了鸦雀无声的程度。
张一凡又和他聊了一会之后,田大壮就跑来通知可以用午膳了。
其他随从听了,一个个也都是哈哈大笑起来。
这个时候,快是要中午的时候了,村子里炊烟袅袅,很有烟火气息。
丰盛的一大桌,是两张桌子拼起来的那种,摆满了鸡鸭鱼肉各色菜。
张一凡听到他的觉醒,笑着说道:“你是我的启蒙老师,我肯定不会亏待你的。做好这个玻璃厂的事情,能保你子孙后代都衣食无忧。等回头,我把股份理顺了,就再给你具体的股份。”
刚才似乎只有孤零零的一排人的柳家村,一下就全是人了。原本寂静的柳家村,那是真叫一个喧哗,热闹直冲云霄的那种。
听到这话,牛爹忽然从座位上站起来,就要给张一凡磕头道:“要是没有驸马,就没有如今的一切……”
虽然老丈人不要,但是那些亲王公主的,他答应要给,就得定下来这个事情,才好决定给郑敬学多少股份。这个时候,他也不能先直接就给出来多少。
人太挤了,朱五等护卫,就只有一个跟着进去,其他护卫和牛大、牛二就在外面说话。
村口的社学,也是一个大人带着一群小孩拥了出来。
张一凡也是拦住了他,对他说道:“我准备在那小山头盖个别院,那些钱就留着,回头向村里买水泥用,另外再雇人修房子,也要钱。”
最终,村口这边,在极短的时间内,一下子挤满了人。
江浙地区,夏天热死,冬天冷死,和北方那边长时间的寒冷又有些不同。北方那边,火炕是自古就有,可江浙这边,就一直没有。
吃午膳的时候,张一凡想到了这个问题,不由得开始考虑,怎么改善这个问题。
不过这个时候,他是焦点所在,也不适合想事情。并且在用完午膳之后,又去各家走走,一直快要天黑的时候,他才赶回南京城。
张一凡不喜欢拖拉,决定先赶紧搞定股份的事情,把事情都一件件解决掉。结果没想到,他想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