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蓝玉的冷酷
天还是阴天,落地的积雪大概到成年人的膝盖稍微少一点。这么算起来的话,之前的雪下得就是有点大的。
蒙古鞑子的骑军,深一脚浅一脚地赶路,在午后时分终于赶到了永平府。
永平府也算是历史悠久的,据记载,修建于东汉时期,到蒙元时称为永平路,直属于中书省。等到大明洪武二年时,又改为平滦府,属北平行中书省。
不过很快,在两年后改永平府。同时应兵事之需,由指挥费愚将原来的“月牙城”向东拓建新城,周九里十三步,高三丈,内充夯土,外砌砖石,雄伟之势,数倍于前。
永平府的人口大约二十来万,是北地除了北平之外的第一大城,也是繁华之所。也是因此这,才被这支蒙元骑军作为劫掠的目标。
蒙古鞑子的先锋并没能抢下城门,但是也截断了永平府通往北平的道路。
看着城门紧闭的永平城,蒙古主力大军到了之后,只能先驻扎下来,不管是人还是马,都需要休整才行。
哪怕这些蒙古鞑子比较耐寒,可毕竟还是血肉之躯不是。只是大概一个多时辰之后,永平城外,便是连绵不绝的蒙古包了,声势之大,为这些年来之最。
蒙古鞑子的几个头目,自然是不用去动手安营扎寨的,他们在一起观察永平府的城防。
朵儿不听了,立刻摇头道:“不可能,就这点人马,如果没有明国援军增援的话,就不怕被我们吃掉么?”
“什么?那支明国骑军还在继续向清水明月关前进?”
战事一直持续到傍晚时分,蒙古鞑子只是虚张声势,最终只是填了一段护城河而已,就收兵回营了。
第一天,基本上就这么过去了。
此时,永平城头上,费愚就跟在蓝玉身边,看着远超预估的蒙古鞑子军队,看着一架架的投石车和攻城云梯,有些担心地建议道:“城头上的兵力薄弱了一点,还有不少民壮,要不把第二批充实到城头上吧?”
费愚听了,心中不由得又是失望。永平城这边,配备了三门最新的轰夷大炮,比起原本的火炮,射程远了好几倍不说,还打得精准,威力大。
城外的蒙古大军,在埋锅造饭之后,便开始动了起来。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说道:“探马也没消息,显然明国援军还没消息。就算来了,我们在滦州那边的虚兵,也能吸引明国援军的注意。”
这不,就见蓝玉又拿起了望远镜,观察远处山头上的信号塔。他发现,信号塔有动作,显然是在向外面传递什么消息。
城外的蒙古鞑子不知道的是,城里指挥兵事的并不是原来的指挥使费愚,而是大都督府佥事蓝玉。
等到傍晚时分,久通便笑着说道:“只是一天多的时间,就耗掉了城头守军不少弓箭弹药了。最多再有两天,估计就能攻上城头了。”
另外,他们还有云梯,底下是可移动的,梯子可伸缩,并且顶端有倒钩,能勾住城头的那种,也被推了出来。
悠长的号角声,转为急促,蒙古鞑子的攻城战,终于开始了。
配重式投石车也被推到阵前,向城头上发射石块。而那些大明百姓,则被驱赶着当了这些投石车的肉盾,被绑着站在各架投石车的前面。
“这倒也是!”久通听了,笑着点头说道,“只要明国援军不到,这永平城该是十拿九稳了!”
永平城头上,也开始了反击,用弓箭,火枪向那些靠近的鞑子兵射击,也有火炮在发射,但是一如投石车一眼,准头都是不行。
“报,西边有明国军队沿着长城一线往东而来,大约五千左右的步军,两千左右的骑军。”
第二天,依旧是个阴天,并没有下雨。但是寒风呼啸,冰冷刺骨。
按照他们一贯的做法,财物抢光,房屋烧光,人口要么劫掠去关外,要么拿来当炮灰。
别里哥的表情也是轻松了起来,淡淡地说道:“你别忘记了,我们大军展开之下,城里头至少以为有七八万以上的人马,能不怕么?”
听到这个消息,别里哥感觉有点不对了,从道理上来说,明军没可能孤军深入啊!
久通也是有点疑虑道:“该不会是要把我们堵在关内吧?”
“看到没有,城头上的守军,有好些都是民壮,看样子,明狗并没有在这里驻扎重兵!”枢密副使久通一边指着城墙,一边对平章别里哥说道,“看来明狗还是怕这里防不住,如果驻扎重兵的话,有可能被我们一网打尽!”
想着这个,费愚更是有点忌惮蓝玉了。连忙答应一声,不敢有任何违背之意,连忙去执行军令了。
言外之意,永平城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了。
别里哥听了他们两人的说话,点点头认同道:“可惜我们这次入关的目的,是要拿下永平府,要不然就回师吃掉这支明军!”
朵儿不听了,立刻抱拳领命,然后去执行军令了。
这一下,他便立刻明白蓝玉的意思。是怕本地民壮不敢下手,因此要换人防守。换句话的意思是说,蓝玉怕是不会顾及城外那些肉盾了。
别里哥虽然不满却也没有办法,挥挥手让他们准备攻城。
但是,这并不是他要的。
蓝玉正在用单筒望远镜观察敌阵,压根没理他的话。
“呜呜呜”地悠长号角声响起,蒙古鞑子兵便开始了集结。与此同时,城头上的守军,也一下多了很多。
没过多久,有几个蒙古骑兵,骑马靠近永平府城头,大声喊话道:“大元帝国十万精锐围城,限你们明日一早前投降,否则城破之时便是屠城开始之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