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6章 情不自禁  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张一凡听了,沿着朱棣手指的方向看去,却见有五百人左右,手中牵着老马,没兵刃,没行李。而在他们的周围,那些明军将士却是一人双骑。

听到这话,张一凡也想起来了,当即回答道:“军中用的突火枪,射程短,准头又差,装填还慢,太垃圾了,回头我给你想出一种新式的火枪。”

一听这话,朱棣连忙放手,讪讪而笑道:“习惯了,习惯了!”

张一凡听到朱棣的话之后,便立刻看向蓝玉说道:“去了草原上,记住不要恋战,能带多少回关无所谓,重要的是出关的将士,都给带回来!”

因此,他便想着,自己要做点什么,帮到这些保家卫国的将士!

详细询问朱棣的情况下,张一凡又了解到,将士们行军打仗,一般是将小米或者大米,和挖到的野菜放到一起煮,煮成很稠的菜粥喝。条件好点的军队,可能还会放点肉糜,类似后世的皮蛋瘦肉粥那样,这便是军中伙食了。

转动间,张一凡看到了面相,那不就是那个元将朵儿不么!

“末将去!”

军中事情,张一凡平时并不关心。当然,这也是他以前并没有怎么和军队打交道。香山县千户所这个不算,那不算野战军,只是地方军队而已。

想着这个,张一凡便对朱棣说道:“军中伙食太差了,回头伱给我一些人,我去天津那边,看看设立个鱼松厂,如果有肉松厂,那就最好,用来供应军中所需,多少给军中京师改善下伙食。腌菜什么的,也可以搞搞!还有炒面那些便携式干粮,也可以做做……”

蓝玉的嗓门最大,厉声喝道:“谁也别和我争,永平府是我守的,这事儿我负责,我去!”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终于想起了什么,便连忙又问道:“对了,之前在北平的时候,我们正吃火锅呢,然后你要说什么来着,被军报给打断了?”

雪在飘着,寒风在呼啸,人和马的鼻子都喷着白气。骑军将士们,不管有没有听到朱棣的话,都笔直着腰杆,在那静静地听着。

于是,他便问朱棣道:“将士们吃得是什么?”

就这会儿的功夫,蓝玉在他亲卫的簇拥下,已经骑马归队,大军随即开拔。

寒风呼啸下,军旗猎猎作响,引导着大明骑军将士们一路北向而去。

倒是朱棣回答张一凡道:“我们商量过,有这场雪为掩护,鞑子更不可能想到我们会派兵出关。最多两日时间,便能赶到灰山。路上休整一天,在灰山夜宿一晚,第三天就能回来,不会有事。”

那些将士的马背上,并没有太多行李,这冰天雪地的,如果要在路上耽搁一晚的,张一凡都难以想象,晚上怎么熬?

上阵杀敌不是强项,但是搞经济这一块,张一凡自认第二,就没有人能当那个第一。

这个事情,他没意见。他在意的,只是这些将士是否能平安回来。

朱元璋的政策,就有招降蒙古人为大明所用。张一凡熟悉的番禺县令道同,就是蒙古人。当然,也有投降之后又叛逃的,比如这次被抓获的蒙元朵儿不便是。

抬头看看,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没法确认这个雪会下多久。

元末明初的大明军队,火器已经配备了不少,但是都是突火枪,也就是最原始的火枪。

张一凡听得有点意外,连忙出门去看情况。

于是,他只好冷了脸说道:“你再抓,我就不说了!”

永平城外,一万多骑明军将士,都是牵着战马的缰绳,整齐地站在那里。城头上,燕王朱棣正在大声说话。

看着一万多的骑军,慢慢地消失在风雪中,张一凡在军事上也帮不上忙,但是其他地方,却是可以关心下的。

朱棣听到他的话,却是喜笑颜开,当即乐呵呵地说道:“我就知道,把你捞来一起准没错!回头你说吧,需要什么,我和我岳父商量,都给你备齐了!”

“遵命!”朱棣是主帅,军中上下尊卑分明,军法无情,容不得顶撞,蓝玉只能回应一句。

看这样子,虽然下着大雪,可骑军还是要出征!

刚好他来的时候,朱棣已经讲完话了,于是,他连忙问道:“这么大的雪,不好出关吧?”

第二天早上,张一凡起床一看,地上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雪,该是能盖住人的脚背了。最为关键的是,雪还在下,并没有停的迹象。

虽然说,这种突火枪在后世的人看来,确实很垃圾。

看着这个,他也是无语,老天不作美,看来是没法出征了。

想起这个,张一凡忽然就看到,朱棣前面,靠近城垛处有一具尸体,脑袋已经分家,就吊在城垛外面。寒风吹来,在那一荡一荡的。

此时,他听朱棣说话,便又追问起详细情况。

可不管怎么样,张一凡所说这些,也确实是这个时代的突火枪的缺点。也因此,这个时代的战事,还是以冷兵器作战为主。

然而,就算是好的伙食,也就是加了肉糜的浓粥,那也只是精锐才能有,而不是每顿都有。

随后,蓝玉便立刻领了军令,自去挑选安排出征的骑军了。

说完之后,他才想起什么,便马上补充回答道:“你是说鱼松么?他们没有,当初我就是给水师采购了。这些兵,都是没有的。”

朱棣听了,自然是高兴,张一凡要什么,他都给。

与此同时,各地统计的战果也都陆续报上来了。这一场战事,确实是一场大捷!

入关的蒙古鞑子全军覆没不说,明军这边,也就是永平府这里的伤亡最多,其次是堵清水明月关的车营和骑军,至于其他军队,伤亡可以忽略。

在这个伤亡中,真正战死的也不多,大部分都是受伤。并且这个战事发生在寒冬腊月,伤口会发炎的可能性很小,也就是说,受伤的将士,除了伤得很重的之外,基本上不会死。

如今,就看最后的收尾情况如何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