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1章 倭国等着吧  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251章 倭国等着吧

“哈哈,好,好,哈哈,好啊……”

洪武皇帝全然没有了平日的沉稳,一边看着捷报内容,一边大声感慨,全部心神,都在那份捷报上。

任何人都能看出,皇帝这是发自内心的感叹,捷报上的内容,是真得让他动容了!

看到这,武英殿内的其他人,更是心急起来,到底是什么个情况啊?辽东那边,竟然不声不响地,突然来了这么大的捷报?

说实话,看完一份报捷文书,其实不了多少时间。但是这一次,许多人却是觉得,时间好像过得好慢,他们等了好久好久了,皇帝怎么还没看完捷报的啊?

不知道过了多少漫长的时间,终于看到洪武皇帝的眼睛离开了那份报捷文书,笑呵呵地表情,绝对是能传染人的那种,非常有感情的那种。

只见他抬头扫视底下群臣,最后看向李善长,非常感慨地说道:“都说知子莫若父,可这一次,朕这儿子和女婿的本事,竟然还不如太师更为了解啊,哈哈!”

那哈哈大笑声中可以听出,朱元璋是一点都不介意自己没有别人更了解他的儿子和女婿,显然是高兴坏了。

李善长:“……”

他心中其实很明白,瞎猫撞见了死老鼠而已,自己那想过辽东那边真得会有这种程度的大捷!不过还好,这么一来,自己在皇帝心中的疑惑肯定是没有了!

可是,虽然这是好事,说实话,李善长有点开心不起来。那柳家村的小子真得太优秀了,自己的面子,怕是一辈子都找不回来了!

朱元璋一听,看了他一眼,然后扫视其他臣子,看到他们眼神中的好奇之意,便笑呵呵地说道:“你四弟和妹夫两人商量发起了辽东战事,料定高丽会派军,便早有准备。先以火器之犀利,以车营为盾发起沈阳攻势,在几倍敌军中攻下沈阳然后返回辽阳,来去自如,极大地打击了敌人的军心士气。”

这时候的大明朝文武官员,可都是从开国过来的,经历过战事,当然多少懂得一些兵事的。更不用说,特别是武将,那更是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

大明当前最大的敌人,还是草原上的蒙元残余。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啊!”

当然了,也有一些人心中还是有疑惑的,比如说,卫国公邓愈,他的战事经验丰富自然是不必多说了。

看他那表情,那是还行?怕不是真行,非常行!

就听邓愈一脸佩服地说道:“大驸马发明出来的那些火枪和火炮,算是经过实战检验,威震敌胆。”

说到这里,他故意顿了顿。

就见邓愈看着报捷文书,看着看着,就会点下头,道一下“原来如此”。

过了好一会之后,他看完了,那报捷文书便被李文忠抢了过去看。

这种人,哎,自己是真不如啊!

此时,相比他而言,也只有他有这么多的心思,武英殿内其他人,那一个个都只剩下惊叹的了。

其他人听到朱元璋的话,一个个都是看向李善长,眼神中都透着佩服了。所有人都不敢断定,但是太师就敢断定辽东有大捷,真不愧是大明开国第一功臣,有这个眼光啊!

不过话说回来,辽东那边的大捷,到底是怎么个大捷法?怎么不声不响,朝廷都没有倾注更多的人力物力,就有那么大的大捷了?

好奇之下,太子朱标便先忍不住了,当即问朱元璋道:“父皇,不知道捷报具体说了什么?”

李善长是第三个看捷报的,只是一会之后,他也看完了,捷报从他手中转出的同时,他心中也不知道啥滋味。

他们在震惊着,朱元璋那边,还在介绍道:“随后,消息传到辽东,高丽军队投降,蒙古军队崩溃,降得降,逃得逃,那纳哈出被迫无奈,才不得不投降。以后,整个辽东和高丽皆为我大明疆域也!哈哈哈……”

“……”

听到这话,顿时,武英殿内响起了一片压着声音的低呼声。

对此,朱元璋能不解气,能不开心嘛!

如果将来有一天,也能教训倭国就好了!

最好的,就是同样灭了倭国,这么一来,以后还有哪个国家还敢杀大明使者,不给他面子?

不过这个念头,还是在朱元璋的脑海中冒出了一小会之后,便被他给重新压了下去。

结果,朱元璋派人去倭国说他当了皇帝,要倭国按惯例给中原称臣,结果人家直接把派过去的大明使者给杀了,就没给他一点面子!

倭国如此,高丽也同样如此。

好啊,真得是太痛快了!

作为一个开国皇帝,当然是个心气高的。

在他边上的曹国公李文忠,都有点等不及,便伸头看了过去。

因为他知道,如果战事只是到此为止的话,虽然也算是大捷,但是绝对不会让他如此动容,也肯定比不上收复云南的功劳。

要是以往,朱元璋可能没有其他想法了,可如今,有高丽的例子在了,他的脑海中,就又闪出了倭国给他的耻辱!

正因为他们都懂兵事,才更为惊讶,燕王竟然突袭了高丽都城并且还把高丽君臣给一锅端了!

这简直是非常难以置信的事情!

历朝历代,几千年来类似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但是极少!

汉之骠骑将军,曾经突袭过匈奴王庭,杀过一个单于;另外,北宋的靖康之变也是被金军攻打了都城。

不是他不相信朱元璋所说,而是身为一个领兵打仗了半辈子的开国名将,真得想搞清楚那几个细节到底是什么情况,才让辽东那边有如此大捷,并且还是以少胜多,拓土几千里的大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