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3章 拼家世不好么?  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忽然,一个不满的声音响起:“爹,您天天这么累着,何必呢?就不能找机会辞了这差事,为他效命,这不疯了么?”

“我还没老,不需要你提醒!”李善长听了,冷冷地说道,“我刚才的话,听到没有,以后,要叫驸马,再小子小子的叫,不要怪我用家法!”

对于这个,说真的,李琪实在有点难以想象,他不由得问李善长道:“爹,那小子的学问,真能那么大?这么大的口气,会没人不服?”

李琪一听,想也不想,立刻便回答道:“当然是五十斤重的铁球先掉了!”

………………

按照朱元璋的意思,其实是想在年前让张一凡做出来的。但是,张一凡确实没有心思顾上其他事情,一如李善长所说,除了教学之外,就是在忙蒸汽机的事情。可就算这样,要想年前做出来,却是没多少可能性。毕竟,他从回到京师的时候,已经是年底,差不多一个月就要过年的。

说到这里,李善长顿了顿,从他的表情上看,似乎是非常感慨的那种,然后才接着说道:“他的学问,是碾压我们任何人的。在绝对实力面前,非要去和他做对,最终吃到恶果的,只会是我们自己!”

此时,李琪听他爹的话,看他爹的表情神态,那是真得震惊了。他有些难以想象,对他爹说道:“他只是柳家村出来的而已,还无父无母,就连读书识字还都是临时抱佛脚,后来才学的,他哪来那么大的能耐?”

等到明末的时候,西南土司的造反,牵制了大明西南的兵力,还有物资粮草等等,可以说,同样成了颠覆大明王朝的一个重要因素。

李善长一听,不用睁开眼睛就知道是谁在说话。心中有些无奈,他依旧闭着眼睛,伸手挥了挥,示意那些丫鬟都出去。

李善长听了,目光很冷,盯着他说道:“你再说一遍看看?”

就比如说,如果还是元末时候的乱世,身边就没有一个安稳环境,天天刀兵乱匪的,他李善长肯定能比张一凡游刃有余。

李琪万万没有想到,他爹竟然会说出这么一番话,顿时,他露出非常惊讶的表情说道:“爹,你刚才说了什么?你是不是老糊涂了?”

李善长听了,也是想不明白,最后叹了口气说道:“人和人,就是不一样的。有人聪明,有人愚钝,还有人是天纵英才!”

说到这里,他用手往上一指,然后说道:“这个,肯定不能有一丁点别的心思,要不然我是没法承受雷霆之怒的。”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张一凡同学,压根就没关注这些,在国子监当他的老师,教导大明精英学数理化。

他在想着,就听他爹李善长又在说道:“大驸马这边,一直和他打交道,特别是最近这段时间来听他讲课,你爹我,也是真得服了,他的学问,绝对不是随便就能得来的。或者说,他可以顿悟出来,但是我们却不可能想得到。最为关键的是,他的学问都非常实用。”

原因无他,双方实力的差距太远,让他行不起一点这个意思。

当然了,明知道没有结果,他也就没有兴师动众,正儿八经地去,而是只带着太子朱标,两个人悄悄地去,打枪的不要!

李琪迎着他爹那几乎要吃人的目光,从未见识过这场面的他,顿时就怂了,放低声音,就像委屈的小媳妇一样说道:“为什么,爹,您总要给个理由吧?”

“不服也得服!”李善长听了,躺回了靠背上,有些感慨地说道:“不说他根据他的学问,已经做出来的那些了。还包括他如今授课的那些学问,真得是让人太难以置信了!我问你,我们为什么能走路,为什么有时候会滑倒,为什么雪地里滑得更快?如此种种,就这么小,这么平常的事情,你能悟出什么学问么?人家就悟出来了,是因为摩擦力,还能算出来这个摩擦力是多少,并且根据这个道理改善很多东西!”

夜幕降临,一脸疲惫的大明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回到自个府邸,被美貌丫鬟伺候,半躺在太师椅上休息,闭目养神,消化今天所听到的学业。

朱元璋当初可是穷得当和尚,乞丐等等,当时候谁能想到他会当皇帝?

李善长一听,脸色一红,不过马上就隐去了,声音有点低,说道:“以后就不要再提什么大明开国第一功臣了,有大驸马在,那是自找耻辱。”

“错!”李善长一听,立刻接话道,“同时落地,懂不懂?还有……”

要知道,这个东西做出来之后,那可是会对大明朝有天翻地覆变化的。李善长期待,他老朱同样非常期待。

脑子有病,才敢去向皇帝报复!

真要说起来,是皇帝开始要把女儿嫁给他,然后同样是他,最后又决定不把女儿嫁给他。

“还有,我问你一个,一个五斤的铁球和一个五十斤的铁球,同时从楼上自己掉下去,你觉得哪个球先掉地上?”

临近年关,朱元璋有点等不及了,虽然知道张一凡还没有做出那个烧水当动力的东西,可最终他还是亲自跑去看了。

按理来说,怨么?也绝对是要怨啊!

可如今,已经是太平时代,并且张一凡从一开始就借力了皇家实力,能让他把才能展现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张一凡才能压住李善长。

他把上课听来的那些,看着以为是常识,结果却出人意料的那些,都一个个说出来问他儿子,然后就一次次教训他儿子,说到最后,那李琪的脑袋已经抬不起来了。

如果说,真要讲谋略,讲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张一凡未必能比得上他。

他们去的时候,刚好张一凡是在兵仗局这边忙的,听到老丈人和大哥过来了,也不敢怠慢,连忙去迎接。

只是一见面,就知道老丈人的来意,便微笑着说道:“父皇,大哥,你们来得真好,虽然蒸汽机没有做出来,但是有个东西已经忙完了,正好请你们过目看看,是个不错的东西!”

求支持!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