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框架组成的六分仪,有地平镜和望远镜等等部件构成。具有受外界人为因素干扰小、操作简单、可靠性强的特点,因此即便到了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后世航海实践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世界上所有大中型舰船必须配置的装备。
首先是朱标说了准备情况,总体来说,船都是现成的,都是能远航的海船,还配有轰夷大炮等火器,人员的话,有从军中调配一部分,有罪囚赎罪的,还有招募的都有。当然,何家这边,也带了一部分家丁的。甚至朱标还找来了几个波斯人,以前叫色目人,在大明朝对蒙元的战事中投降大明的。
东莞何家这边,何真最终决定派他本来在负责南洋路线的二儿子何贵,还有六儿子何宏为太子效命。
为此,他了大部分精力在这个方面。另外一小部分精力,自然是在北方的备战方面了。
这是强行认师了啊!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主要是通过判断船只瞬时方位(东西南北),结合船速推算船的航行轨迹,从而推测船只目前所处的地理位置。但是,大海上的航行,光靠这个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便坦然受了他们这一跪,然后才上前扶起,诚恳地说道:“除了六分仪的使用之外,还有其他什么问题,也尽可以整理出来一起问我,我能回答你们的,就都回答你们。希望给你们解决掉尽可能多的问题,确保你们能尽可能地平安归来!”
听着他的话,感觉这个名字一点都没有量天尺霸气,但是,一看那盘子上的东西,所有人都立刻知道,这个东西绝对是个好东西!
不说别的,那东西上面一眼就看出,有玻璃厂那边出品的好几样好东西,组合在一起的,能不是好东西么?
他深知对于远航来说,定位船只的方位有多重要!如果大驸马的东西比他们掌握的量天尺更好的话,那就能让他们的小命更安全一分。而大驸马之前的种种经历,让他一下对大驸马的新发明,充满了期待。
如此,至少在太子登基称帝之后得到最好的回报。哪怕到时候就算不成功,看在何家尽心尽力的份上,那也必然会让何家更进一步。
要是在原本的历史上,六分仪的原理还是大明崇祯年间出生的牛顿所提出来,最后被发明出来更是要再过一个世纪。可如今,张一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提前了几百年把他给拿出来了。
听到问话,张一凡便看向朱标回答道:“一种在茫茫大海中测算船在什么位置的东西,要借助天上的物体,下雨天就没法使用。不过就精准性来说,要高如今那种量天尺好多倍,就算在船上使用,也不会有多少误差!”
何贵一听,心道果然如此,大驸马还真是打造出了比量天尺更好的东西!他身边的弟弟何宏,更是一下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充满了期待。
出海的事情,由太子和大驸马在牵头,并且已经指定了何家的前提下,何家已经别无选择,只能在这个事情上去放手大干,不管成不成功,都要让太子和大驸马满意。
一时之间,何贵兄弟两人,心中真得是百感交集:大驸马,真得是好人!
此时,看到大驸马到来,何贵连忙带着他弟弟,恭恭敬敬地给张一凡行礼。
这个装置,在张一凡提出远航建议之后,就已经考虑到了。刚好玻璃厂的技术经过实际检验也已经成熟,相关配件的打造也没了问题。
听到这话,何家兄弟两人都不由得愣了愣。从大驸马的话里,还有语气,他们都听得出来,那是一片真心,真心地希望他们能平安归来!
对于这样的两个人,张一凡也不介意他们这样强行认自己当老师。
张一凡:“……”
何贵是有南洋的航海经验的,听到大驸马的这些话,想起他爹的交代,便回答道:“像这种出海远航,确实困难多多。不过小人已经早有准备,就算再有困难,也会克服。别的不说,只是出海最为为难的,就是怕迷失于海上。但是,我六弟学了量天尺的用法,该是能行……”
今日之大驸马,远非当初刚到香山县的大驸马了!
心中想着这些,何贵的态度便更恭敬了一分。
说句实话,他们两人被他们爹派出去,那都是做好了牺牲他们的打算。可此时此刻,他们之前还偷偷为难过的香山县知县,大明的大驸马,却是真心期望并且做出努力让他们能平安归来。
如今,随着蒸汽机的三个实验,以及朝中正在议论的事情,谁都能看出来,大驸马的宠信已经更进一步。
这不,朱标就问出了他心中的问题道:“是什么东西,打开看看?”
要是有可能的话,何宏当然是不想死的。
不要说当今皇帝对大驸马的重视了,光是太子和大驸马的关系,就足以让人认清大驸马未来会如何!更不用说,据说皇太孙如今还成了大驸马迷,最是喜欢大驸马到东宫去,就缠着不放。
在他们忙碌的时候,之前朱标从年初就开始筹备的事情终于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何贵兄弟一听,顿时大喜。这兄弟两人立刻打蛇随棍上,开始请教了下张一凡,然后便向张一凡跪了下去道:“传道受业之德,弟子铭记在心!”
五天之后,船队就在南京城外集结出发。
太子朱标并大驸马、荣国公张一凡亲自前往送行。
虽然不是代表朝廷,但是有太子和大驸马的亮相,也让这事引发了非常多人的瞩目。南京的码头上,除了戒严区域之外,也到处都是来看热闹送行的人。
看着船队沿着长江顺流而下,许多人都在期待,他们是否会真得如同大驸马所预期地那样,绕一圈回到南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