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朱元璋还点了冯胜领人马前往晋地,邓愈领人马前往秦地,加强边境军事。
朱标听了,便追问道:“那要是他们学不进去怎么办?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会你的学问,不是么?”
他正在想着呢,忽然,朱标开口问他道:“一凡,你对子女的期盼是什么?你的爵位,要是不留给你的子女,伱会怎么想?”
邓愈一听,不由得大喜。
之前把张一凡派去了北平,结果给了他大惊喜。不但一去就把入关劫掠的蒙元军队给打了个全军覆没,还一个不小心灭了高丽不说,顺带着解决了辽东的蒙元残余。
说实话,就张一凡自己来说,他是真不愿意去的。
打仗,当然不能盲目地打。动刀兵之前,了解西域便是第一步了。
张一凡听到这话,摇摇头说道:“你才四十出头而已,正当壮年呢,就要解甲归田,安享晚年?”
但是,还没容他拒绝呢,就听朱元璋又对他说道:“你到了北方之后,也多去军队走走,有什么好点子来不及禀告的,也可以直接看着办。”
因为张一凡首站便是秦地,因此朱元璋让邓愈护送张一凡。
朱元璋确实是个杀伐果断的人,虽然他心疼他和马皇后所生的儿子,但是一旦涉及到王朝的长治久安,该打屁股也是不手软了。
邓愈听了,不由得看了他一眼,心中有点拿捏不定,不知道这个问题,是皇帝让驸马问的,还是驸马自己的意思?
因此,他最终小心翼翼地说道:“大明从此没有敌人,那我自然是解甲归田,安享晚年了啊!”
有些事情,说起来是容易,说别人也容易,但是一旦涉及到自己,就怕是不容易了!
现在的蒙元残余,就缩在草原深处,就算有一肚子的穿越知识,那也没法啊!除非自带一颗卫星,能从天上定位蒙元残余的位置!
不过穿越带卫星的,貌似没有过吧?
洪武十五年九月,张一凡不得不奉旨北上。在他出发之前,朱元璋有给他造了声势,明确祭酒令的职责,并且还严旨给地方藩王宗室,强调不得祭酒令考核通过,那是要严惩的。
然而,如今大明的敌人还在呢,就有两个儿子让他不省心了!后面还有好多儿子,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一想到这,朱元璋第一次感觉到了,这儿子生多了好像也是烦啊!
不过很快,问题又来了。这不,朱标就有点担心地说道:“一凡的提议,听着好像不错,但是,国外也没有那么多的地方封给他们吧?”
因果报应这种事情,有没有还真不好说!
此时,随着张一凡的强势崛起,朱元璋把这个视察秦晋两地的活,就派给了张一凡。
他从十六岁开始领兵反元以来,真得可以说是戎马一生。这才四十多岁而已,真让他解甲归田去抱孙子,那他肯定会不带劲。但是,大明没有敌人,他又有什么办法?
如今,驸马这么说,那就预示着这事儿大概率是真的,皇帝改变他以前的心意了!
有战事可打,这比任何事情都让邓愈开心。和张一凡的关系,无形中就近了一层。
张一凡说完之后,就没有再说话。朱标也好,朱元璋也罢,也没有开口,一时之间,都陷入了沉默。
“国外?”朱元璋一听,顿时眼睛一亮道,“一凡,你的意思是,我可以把藩王封到国外去开枝散叶?”
如果按照原本历史上,他闻报两个儿子的胡作非为,最终是派大儿子去核实的。但是朱标也袒护他的两个弟弟,帮他们求情,结果并没有什么处罚,最终也害死了他的弟弟,被人毒死。
听到这话,朱元璋也转头看向他,露出很有兴趣的样子。
不可避免地,张一凡便和邓愈聊起了汉唐的辉煌。
休整几天之后,张一凡和邓愈等来了陆路赶来的兵马,便启程通过函谷关进入了秦地。
因此,他不介意张一凡去了秦晋两地之后,再给他一个惊喜。
教育子女的问题上,真得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那就是以后的大明皇帝,甚至包括他自己,可不只是打败蒙元就可以的,为了自己的子女有足够分封的地方,以后每个皇帝都要努力开疆拓土了!
就这个事情,他想了一会之后,看向张一凡说道:“一凡,你还是要去一趟北方,以你祭酒令的身份去督导藩王宗室,随后把他们的事情,一五一十,没有偏瘫地禀告给我。世袭罔替这个事儿,就从他们身上开始破局!”
儿子的爵位,这个当爹的可以改;那些开国功臣的爵位,也只有他这个开国皇帝可以决定;否则如果他不作为,那后面的皇帝就更是无法改动,困难更多!
只是,到底该怎么做,这是个问题!
实在不行,那就只有心狠手辣了?
张一凡听了,便笑呵呵地说道:“我们大明的开国名将中,就数你年纪最轻。你等着吧,回头估计我父皇会让你打西域的,重现汉唐雄风!因此,要有时间,你不妨多了解下西域。”
两人一路相伴,最终是称兄道弟,反正两人都是国公。
不过在朱五等人眼里,却是一下就分出来,大驸马和秦王都是生分着,远不如和燕王在一起时的亲热。
这不,宴会之后,张一凡坚持,最终住到了驿站。
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