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火炮是由皇城司暂管的,现在正式成军自然要正式编制,包括正兵六千人,辅兵四千人。
姚麟以这次的战功,越级提拔为火炮军指挥使,按制度要给他配一个文臣为教导员。
晏几道就这样被赵昉徇私调回来,让他哥俩去配合,群臣中虽然有人质疑,但声音不大,很快就通过了。
毕竟晏几道不仅是太子伴读出身,也是前宰相晏殊的儿子,就算是恩荫也足够越级提拔了。
当晚太子府聚集了好几个人,要是被人怀疑,恐怕都能被怀疑太子要造反。
除了姚麟和晏几道外,姚兕、折继祖、种谔、杨文广、杨畋,清一色的西军将帅齐聚一堂。
杨畋和晏几道虽然是文臣,但一个是此战的统帅,另一个是即将上任火炮军的教导员,怎么看都跟武将牵扯不清。
特别是折继祖在这儿是个大意外,他现在可不是普通的将领了,世袭折家的府州军政总管,可以说是西军最大的军头了。
“找你们来一来是叙旧,二来是给你们一个机密任务,这事大家要守口如瓶,除了我爹和几位宰辅大臣外,谁也不能说,包括你们的家人。”
几杯酒下肚,赵昉挥退歌舞伎,关上门低声说道。
在座的折继祖他们脸色不变,美滋滋的喝着酒,看着他等待下文。
可杨家兄弟脸都绿了,还好后面那话说不用瞒着皇帝和宰辅大臣,否则他两都以为自己要被太子拉下水谋反了。
哪有这样吓人家的,太子给机密任务,这是多吓人的事。
君者堂堂正正,这是儒家一直强调的,为君之人不能使用阴谋,因为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一旦君主喜欢阴谋,那么臣下一定都是奸臣,这跟后世反对钓鱼执法一个道理。
因为你虽然收获了眼前的利益,无论这利益有多大,却给以后留下无穷的后患,人心坏了是多少利益都挽回不了的。
“殿下请讲,臣等洗耳恭听。”
杨文广毕竟跟赵昉熟悉很多,当年做过魏王府亲卫统领,马上调整后拱手说道。
赵昉嘿嘿一笑道:“政事堂和枢密院订下了策略,让我暗中告诉你们,就是不愿被其他知道。”
先解释一下后,赵昉接着说:“折家和杨家世居西北,应该跟吐蕃部族,还有西域部族有往来,种家后起之秀,子正应该也有渠道,武之这边差点,但也不是没有,令你们各自派出人员,秘密联络这些有联系的部族,承诺他们反抗西夏,咱们就可以给他们钱粮和物资支援……”
一番布置和盘托出,姚麟听的昏昏欲睡,姚兕几次拿眼瞪他,他还没发现。
杨畋眼睛一亮,拍案叫好道:“此计大善!既能削弱西夏的势力,又能削弱西北各族的势力,到时候一锅端,从此西北定也!”
赵昉吭哧吭哧的笑起来,看向折继祖道:“应之可看明白了?今后折家子孙要多读书,一旦西北平定,折家就要被削弱兵权,你要早做准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