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隔空算计
晃眼一看,坎朝的功德林与功德券,让南奕想到了股市与股票。
发行功德券的修士,也像是基金经理。
但南奕仔细琢磨了一会,发现与其说功德券是股票,不如说成是矿幣;而功德林,则是整个矿幣交易平台的总伺服器。
有一定名望的修士,皆可在功德林立碑掛牌、开林募缘,也就是以自身道行作为矿机,开始发幣。
因为梵国修士乃是气修,有著共享修行的风气,不论舍利元气还是神通果位,皆可共享,所以梵国修士不仅自身会发幣,也会购置他人之幣用於投资修行,堪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如此一来,修士之间荣辱与共,也就格外团结,抱团排外,同进同退。
此即梵国之风气,和仙门修士讲究自强不息,可谓大相逕庭。
但在南奕眼中,抱团行事,也就意味著极易盲从跟风。
真要割韭菜时,引导忽悠一群人,有可能反而比忽悠一个人更为简单。
看著介绍资料中提及的功德林,南奕仿佛看到了韭菜地,在心里暗自盘算起来。
————
九月廿四,南奕出关。
九月廿五,相应情报便已送上了各国有心人的案头。
坎朝,雷音市,御书房。
功曹卿奏报坎君:“探子密报,驻离使者石洛夫,与南奕相会,正式洽谈其小说於石州印售之事。”
相较离朝,坎朝是彻彻底底的分封制王朝。
出自石州石家的石洛夫,未必能在其它州县替南奕小说打开市场。
但在石州,他想怎么刊印售卖都行,哪怕是坎君都无权干预。
是以,听得功曹卿奏报,坎君只是冷哼了一声:“这群蠹臣,为一己之利,竟走私贩书,平白替南奕扬名。”
簿曹卿淡淡开口:“石州比邻林州,受兑朝思潮影响,本就喜话本故事。如今兴办工厂,布衣黔首尽入其中,劳苦之余,更是只能以话本小说聊以慰藉。”
“那石洛夫,得了南奕书中角色,有利可图,自是愿意替其代销小说。”
“其余州县之修士,无有角色,倒是不至於轻易动心。”
“但若不加遏制,只怕民间百姓,会跟风逐利,为分销南奕小说,主动宣扬其约战一事。”
“而等舆论炒热,民心裹挟,待南奕北上,定会有人提议,於功德林中为其增设碑位,析分功德券。”
簿曹卿分析道:“吾观南奕此子,颇善因势利导。其所辟武道,初时不露神异,只称內功,蛰伏楚郡,获祥瑞之名;待得离皇召见,諭旨已下,方才宣扬长生真气,骤然起势,如星火燎原,一发不可收拾。”
“而今,其以真气水之名兴办產业,亦当是早有筹谋,却隱而不发。只等天启帝崩,局势演变至此,方才挟止戈之约,迫使离朝百官或默认、或从之。”
“纵观时局,南奕此子入道修行尚不足一年,却声名鹊起,几为大离国师。其心机之深沉,由此可见一斑。”
“若吾所料不差,此子北上之后,定会借小说分销与约战一事,大肆炒作其真气武道,覬覦国朝功德。”
功德林,可谓坎朝经济之命脉。
举凡修士,未有不生覬覦之心者。
虽然坎朝名义上,不会让外来修士发行功德券。
但只要扶持代言人,借壳掛牌,照样能开林募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