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野一口就否定了粱副司的疑惑。
小媳妇儿过几天就到,你这是要给我添几把火吗?
可就在这时候,翻译小陈却突然道:“当时索菲亚问李野对哪家汽车厂感兴趣,李野说卡玛斯,然后索菲亚就笑了,笑的很奇怪,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孙先进下意识的就道:“有吗?我怎么没注意?”
小陈肯定的道:“肯定有,我当时一直在关注索菲亚.”
“.”
粱副司看了看李野,问道:“你觉得呢?”
李野平静的道:“我无法判断索菲亚的反应,我之所以说对卡玛斯感兴趣,因为这家汽车厂就在莫斯科郊外,
而且我认为这家汽车厂的产品风格,比较适合我们内地的市场前景,如果有机会的话,更容易展开下一步的工作”
“.”
粱副司点了点头道:“那好,我们就把卡玛斯汽车列为我们下一步的考察目标,你和孙先进回头跟进一下,试探一下那位索菲亚女士具体是什么意思。”
“好的梁司长。”
孙先进和李野都答应了下来。
然后李野把谢廖沙送给自己的那本书拿了出来。
既然翻译小陈有多嘴的习惯,那么李野就不能藏私了。
“梁司,我们临走的时候,谢廖沙先生送了这本书给我.”
粱副司顺手把书拿过去翻看了一下,问道:“这是经济学方面的书吗?”
李野答道:“是的,这位作者在70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今天我们一起讨论了一些学术上的问题,所以谢廖沙先生可能觉得我比较喜欢研究经济学吧!”
“获得了诺贝尔奖吗?”
粱副司本来把书已经放下了,结果又拿了起来。
但是这本书是全外文的,他一时之间也看不懂。
于是他说道:“你回头研究一下,分析分析谢廖沙是不是有别的用意。”
“.”
李野差点儿咧了嘴。
他把这本书交出来,本意是堵住小陈的嘴,毕竟今天他和谢廖沙、索菲亚在餐桌上交流了一些敏感的问题,可以借助这本书,全部归纳为“学术交流”。
结果没料到粱副司会如此重视,让李野分析一整本书了。
谢廖沙明摆着是跟很多种人一样,当看到华裔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也会感到自豪,所以才送了这本书。
现在让李野去分析书里的用意,这纯粹是有枣没枣的打一杆子。
不过等到众人出来,孙先进却主动说道:“哥,要不你把那本书先给我看看吧!我对莱昂尼德·赫维茨还挺感兴趣的”
“那行,你先粗读一遍,然后列列重点,然后咱俩一起分析.”
李野抖手就把书塞给了孙先进,还给他安排好了活儿。
要说别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李野还是很尊敬的,但是对经济学奖他有些不太感冒。
因为这些人一个个的都批判计划经济,都说种家要步苏鹅的后尘,很快就会崩溃。
但是种家不但没有崩溃,还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里,把gdp增加了两百多倍。
想想49年的时候,种家gdp全球排名大几十开外,但是到了新世纪之后,却是无可争议的全球top2。
你说就这种经济发展速度,出现几个牛逼的经济学家不过分吧?分给我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要求不高吧?
嘿,但就是没有一个。
那你说这种奖项.你还稀罕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