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27章 事到如今,只能选择赌一把!  我一个特技演员疯狂整活很合理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1427章 事到如今,只能选择赌一把!

“拍吧!”

最终,还是于东亲自拍了板。

他手掌重重拍在会议桌上,沉声道:“前期筹备、剧本打磨、场地勘景已经砸进去1个亿了。

现在停拍,这些钱就全打水漂了,但如果赌一把,说不定还会有机会。”

会议室里,众多高层管理互相对视一眼,纷纷低下头一言不语。

既然老板都已经定了调,他们心里即便还揣着对主旋律市场的顾虑,也没人再敢反驳。

毕竟于东在公司里的决断力,向来没人能轻易动摇。

于东目光扫过众人,继续道:“既然决定要拍,就得拿出能打的样子,趁着今天大家都在,说说看吧,后续该怎么推进?”

制片主任率先开口,翻开手里的成本核算表道:“于总,按目前的剧本体量,加上海外取景、动作场面设计,保守估计总成本得4~5亿左右。”

“钱不是问题,关键是要在刀刃上。”于东摆了摆手,又看向宣发主管,“预热这块怎么规划?”

宣发主管立刻接话:“我们前期规划是打算走‘情怀+悬念’路线,先借助《红海行动》那边的噱头,勾起观众回忆。

然后我们这边再陆续曝光《蛟龙行动》的海上救援概念图,不提具体剧情,只强调‘海战升级’的噱头,吊足胃口。”

“好,就这么办。”

于东满意的点了点头。

虽然《红海行动》是飞跃影视拍的,但他借一借热度也无妨。

陈飞就算不满,难道还能反对不成?

这可是“主旋律”,谁敢公然表示不满?

一直沉默的导演林朝贤这时开口了,他刚从海外勘景回来,表情里带着笃定道:

“我有个提议,尽可能找回《红海行动》的原版演员,毕竟咱们这部片子打着‘延续海战’的旗号,老面孔能快速拉近距离。

而且我们的目标是超越前作,用熟悉的班底能更快进入状态,磨合成本也低。”

“这个主意好。”于东点头认可,语气突然又加重,“我这里要求的核心就一个,要比《红海行动》更震撼。

动作场面、救援尺度、情感浓度,都得往上提,不能让观众觉得‘换汤不换药’。”

林朝贤立刻应下:“您放心,海上战场的危险性和视觉冲击力,本身就比陆地更有发挥空间。

我已经和动作指导团队沟通过,准备设计‘深海潜水救援’、‘台风中舰艇对峙’的戏份,保证够劲,同时还有国外大牌演员加盟,保证万无一失……”

“好,就这么做,你办事我放心。”

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博纳影业官方账号便集中发布了三则公告,瞬间搅动了沉寂的影视圈:

“博纳影业官宣《蛟龙行动》立项,林朝贤执掌导筒,绘制蛟龙特战传奇!”

“《蛟龙行动》故事梗概曝光:聚焦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海外任务,深海之下解救人质、粉碎国际走私集团阴谋,一场海陆空全方位的极限救援即将上演!”

“《蛟龙行动》演员选角正式启动,寻找最强‘蛟龙队员’,面向全球招募硬汉演员……”

消息一出,影视圈里许多刚被《三体》选角刷下来的演员纷纷侧目。

30亿的科幻巨制没搭上,5亿的主旋律动作大片或许是个机会。

于是,不少经纪团队立刻开始着手准备演员资料。

与此同时,网上也炸开了锅。

#蛟龙行动#、#红海行动升级#等词条迅速冲上热搜,讨论区里满是期待:

“感觉有点意思,蛟龙突击队?这是《红海行动》的升级版吗?当年红海直接看哭我了,希望这次海上救援能够更刺激。”

“要是能找回张毅、黄景瑜他们就完美了!老队员的默契感是新演员比不了的,只求能让核心班底继续上!”

“海上救援可比陆地难拍多了,台风里的舰艇对决、深海潜水救人,想想都觉得肾上腺素飙升,要是能拍好,绝对能超越《红海行动》!”

“卧槽,博纳这是押中宝了啊!虽然国庆档主旋律遇冷,但林朝贤的动作片从来没让人失望过,说不定《蛟龙行动能》能救回主旋律市场。”

“好家伙,终于又有一部像样的海上军事片了!希望别搞太多感情戏注水,就像《红海行动》那样全程高能,只要能超越前作,票房绝对稳了。”

网上热议不断。

而业内最先捕捉到博纳动向的,正是中影集团。

傅若卿的办公桌上,此时还摆着《志愿军:雄兵出击》的票房复盘报告。

8.6亿的收官成绩让他这些天始终眉头紧锁。

作为主攻主旋律赛道的头部公司,这样的票房表现实在算不上亮眼,甚至让他对后续项目产生了动摇。

但看到博纳官宣启动《蛟龙行动》后,他心里的焦躁突然淡了些,反而重新提起了信心。

“既然别人敢赌,我们没理由退缩!”

很快,中影的高层会议在紧张的氛围中召开。

核心议题只有一个,《志愿军:雄兵出击》到底亏没亏?

财务总监拿着核算表逐条汇报:“傅总,咱们这部片子总收入票房8亿多,票房分账大概能拿3.2亿,再加上流媒体版权、电视播映权卖了2.8亿,周边授权还有近1亿。

扣除宣发成本1.5亿,最后净利润大概5000万,虽然不多,但确实是赚的。”

“赚了就好。”傅若卿紧绷的肩膀松了些,看向制片总监,“之前有人说主旋律没人看,现在看来,不是题材不行,还是作品没做到位。”

制片总监当即应声道:“其实主要还是同期竞品太多,而且咱们的叙事节奏确实比《万里归途》慢了些……”

听到这里,傅若卿突然抬手拍了下桌子,语气斩钉截铁:“既然不赔,那就拍续集!这次要拿出真本事,把失去的口碑挣回来!”

话音刚落,助理就将导演陈凯哥和编剧团队请进了会议室。

一时间,众人围绕“续集该怎么拍”展开了热议。

从战役选择到人物塑造,足足争论了近三个小时,最终敲定了新项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