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9章 老宅  鱼叔讲故事:天生仙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这个预言,就是我们开头说的那个大预言家,《葬经》的作者郭璞给的。

郭璞号称两晋风水第一,他除了继承了家传易学外,还承袭了道教术,最擅长预卜先知和诸多奇异的方术。

好多人不知道,其实他还是一个很厉害的诗人,他文笔风流,在文学史上都有一定地位。

我们家族,在历史上也是以诗文风流著称,被誉为“名士家风,庄老心态”,所以祖上和他私交关系很好。

在他临终前,给我祖上留下了两个预言。

当时我们家只是普通家族,连豪门都算不上,但是在他临终前,却坚持要见我祖上,并且给出了两个预言。

他说:你们家将要大兴三百年,这些会落在一个四岁孩童身上。

我先祖有些疑惑:一个四岁孩童,还能兴到什么程度?

郭璞笑了:此子深不可测,日后恐怕会有山那么高,连皇帝都要尊他三分呢!

我祖上暗暗记在心里,又问:那三百年后呢?

郭璞说:千年之后,自有中兴之子力挽狂澜。

然后我祖上再问他,他只是笑而不语,不在说话了。

就在我祖上要走的那一刻,他突然睁开眼,说了一句:日后,还请中兴之子,给我们后人留一条活路。

他的第一个预言真的实现了,当年那个四岁孩子,后来真的长成了一个巨无霸,真正的中兴之臣,国之栋梁。

这位先祖,我不好意思提他的名字,很惭愧,给祖宗蒙羞了。

也因为这个预言,所以我们家族虽然衰落了,但是还是期待着中兴之子,想着重归祖上荣耀。

尤其是古代,家族子弟将家族荣耀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所以也能理解。

但是千年以来,我们家族虽然在各处开枝散叶,但是子孙后人,却再也没有一个扛鼎之人,更别说中兴了。

到了我高祖这一代,他很小就展现出来了非凡的才能,而且生有异相。

怀他的时候,我们家重修祖宅(就是这个四进的院子),结果刚要动土,就有十八只白鹤从东方飞了过来,绕着祖宅飞了几圈,然后展翅飞走了。

这是非常难得的上古吉兆,叫做“十八仙鹤绕庭前”,此为仙鹤报喜,说明子孙要出极贵之人,是大族要兴起的标志。

后来我高祖长成后,果然天赋异禀,他有一个特点,就是过目不忘。

后来我看柴静写冯唐,说冯唐有照相机一样的记忆能力,就是不管看什么,都是过目不忘。

这种能力非常可怕,咱们看东西,都是要看进去,然后理解了,最后记在心里,这样一个步骤。

他们好像是省略掉了这些步骤,就像照相机一样,眼睛一看,就扫描进去了,然后直接存档了,以后想要什么,随时拿出来就行。

我姐姐有点儿这种天赋,她从来不学习,考试前一周看一遍书,然后做一周试题,基本上都是第一。她后来考武汉大学,考律师资格证,考国家公务员,全都是考前一周突击一下,没有一次不过的。

不过我爷爷说,我姐姐只能算是有点儿小聪明,说白了,就是记忆力好点儿,跟我高祖完全不能比。

我高祖那是真正的神童,他不仅过目不忘,而且不管看过什么,全部融会贯通,能形成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判断,这种才堪大用,哪能用书生治国呢?

据说,我高祖最佩服的,并不是我祖上那个煌煌人物,而是明朝首辅张居正。

张居正十二岁投考生员,十三岁考举人,当年主考官湖广巡抚顾璘盛赞其为国器,并解犀带相赠,但怕他得意忘形,所以强制他落榜,使他三年后(十六岁)才中举,后来终成千古一相。

他也按照张居正的路子走,早早中了秀才,然后接连拿下了举人,但是他跟很赏识他的主考官说了张居正的事情,自愿让考官将自己的卷子压住,已磨砺此身。

三年后,他要再考举人,却生了一场大病,耽误了赶考,三年后再考,已经是清朝光绪三十一年,科举废除了。

这个打击实在是太大了,简直就像晴天霹雳一般。

就相当于咱们高考,你高二就考上了清华没念,想着再等一年再说吧。

然后第二年,教育部宣布,高考取消了,你是什么感觉?

在当时,秀才几乎一文不值,举人一步登天(可以做官),不过他没有气馁,反正自己还年轻,想着就去新式学堂学习吧,他在新式学堂一样很优秀,而且这些知识让他更加如鱼得水,就在他学习两年后,他母亲去世了。

按照老规矩,母亲去世,孝子需要守孝三年。

虽然说是这么说,大家也就是装装样子,然后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但他偏不,非要坚持在家守孝三年。

这时候,已经是1912年,清朝灭亡了。

清朝灭亡后,好多遗老遗少自杀了,他没有。

但是经历了那么多打击,他也开始信命,于是不再出去,把自己关在祖宅里,开始研究周易,研究玄学,据说研究到了很深的高度。

最后,他在这个老院子里郁郁而终。

据说,他生前最喜欢的,就是躺在老桂树下的藤椅上,穿着一件对襟衫,喝着茶,慢慢摇着蒲扇,念叨着苏东坡的那一句诗。

“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

他哪里是在念书,分明是在咀嚼寂寞。

再后来,我父亲生意失败,父母也离婚了,这个祖宅也卖了出去,改成了一个小工厂,我也去了外地,很少回来。

前几天,我带着符宝在外面浪荡,母亲告诉我,老家县城旧城改造,那个老院子要拆掉了,要是有机会的,就去看看吧。

我再一次回到了那个老院子,这个老院子更加衰败了,到处堆着工业垃圾,破损的机器零件。

后来,我在堆成小山的杂物底下找到了那棵老桂树,这棵树早已经从中间折断,枯死许久了。

我突然很后悔,后悔来这里,看到这个伤痕累累的老院子。

我童年所有的美好回忆,都再也回不去了,那个寂寞的和蔼的老人,那些孤独而美好的黄昏,也再也看不见了。

离开这座小城的那一天,天上落了小雨,小雨淅淅沥沥下着,天空仿佛总也晴不了。

我带着符宝,顺着青石板,走过小石桥,最后看了一眼老宅子,老宅子门前光滑的石槛,缺了半只耳朵的石狮子,显得落寞而孤独。

小雨越下越大,符宝打着小伞一步步走过来,像在水里开出来了一朵朵小。

在这些小朵里, 我仿佛看到一个孩子孤独地坐在青石板上,旁边是苍老的桂树,一丛丛的兰,堆满浮萍的池塘,阴森森的古井,那个穿着对襟白衫的老人,躺在藤椅上慢慢喝茶,温和地看着我……

那一瞬间,仿佛所有的雨水都狠狠砸在我身上,矗立百年的老宅在大雨中轰然崩塌,符宝扔下雨伞,朝我拼命跑过来……我的眼泪就大颗大颗地掉下来了。

永别了,童年。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