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次平定召氏的先锋,并不是平南将军府,而是辛屈带来的神武军。
神武军三校尉,材官善射、虎骑重锋、护羌兵多,这是针对西边塬地的特种部队。
在地势平坦,且塬地有高差的关中。
材官能快速射蹋敌人阵势。
虎骑是重骑兵,专门用来冲阵的。
护羌营则是直接从河西、陇右征募本地的羌人,这就一群熟悉本地地形的军队,三支组合起来,对关陇河西绝对的锋锐。
真要开战,应是无人能与之当锋。
所以,召氏的军功,他们能吃多少?
不言而喻。
“都是为了家人与后嗣,我们都苦了一辈子,也不差这一天。”句龙江蓝将所有人思绪拉回来,“就算要享受,也得等老点再说。你们说,是吧?”
众将也是微微颔首。
他们苦了一辈子,翻身了,也必然不会希望子孙如他们一般。
想到这里,不少人都重新振作了起来。
“南迁了,也不见得不能回来。”妟淮忽然说了一句。
众人心底一颤,看向他。
“给你们透露了些宫内的计划。”妟淮压低了声音。
众人凑上来,认真听着。
“还记得致仕的规矩吗?”
“记得。”
“听闻阿启就致仕了。”
“对啊!”
妟淮点了点头笑道:“以后致仕会成为常例,毕竟忙了一辈子,总要有几天享受的不是?
所以,到了年岁的臣僚,会自动上致仕名录,然后大家伙自己写陈情。
愿意致仕的,朝廷会根据你一辈子的功勋安置你,看看是留你在京中为顾问,还是送回原籍荣归故里优养。
而我们这一代,儿孙若是运气好,各自占一块大乡当封君了,就可以自己选择去哪个子嗣的封地颐养天年。
当然也可以回到自己的封地去。
诸侯也可以选择致仕,到了年纪,上陈朝廷,然后将位置交给继承人,自己出去走走,又或者搬迁进入大县、大郡内居住。
具体的方案如何处置,还需要等后续。
但我可以告诉你们的是,朝廷已经有了预案,绝对不会让你们日子难过的。”
“这个好。”不少人都欣喜了几分。
句龙江蓝虽然也笑着,但眼底却有几分隐晦闪烁。
辛屈已经开始布局了啊!
这是在强干弱枝啊!
一旦允许地方封君,到了年岁之后,致仕搬迁进入大郡、大县,那么会不会导致这些地方军侯入京府与大郡安家呢?
他们进去了,是不是会导致他们在地方经略的财富,全部跟着他们流入京府与大郡呢?
而这些京府与大郡,未来可都是要直接由朝廷官员直辖的。
去了这里,那真是任人鱼肉了。
至于说,地方诸侯不过日子了,跑去大郡大县做什么?难道自己田园别墅不香吗?
还真难说。
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的老兄弟,你的财富,都需要经过这些大郡、大县流转,你真的以为致仕了,就不用盯着家里的运转了?
开什么玩笑?
权力这玩意儿,就是毒药,放不调的。
而天下对权力最敏感的地方,无非京府与大郡。
因为这些地方,才是核心区啊!
放不掉权力,就必然会被吸引进来。
足见,未来诸侯想要做大的难度,将会几倍的暴涨,因为他们的人才、财富,大概率会被致仕的家长带走。
而境内的人口想要发展起来,难度也会更大。
辛屈必然会在郡县铺开教育学校,然后吞掉地方所有向学之人,完成基础的人才收割。
地方诸侯,只能自己培养人才,或者捡漏人才。
但不管是哪一个方向,他们的消耗都不小。
除非天下大乱了。
想到这里,句龙江蓝轻轻叹了一口气。
他就是放不下权力,才宁愿抱着平南将军的名头,选择按照燕国的政策进行迁徙的。
“报,司马府来函句龙平南。”
外头信使走了进来,将秘密谈话打断。
众人看过去,句龙江蓝伸手拿过来,打开看了两眼,顿时笑了起来:“陛下也没忘了我们。司马府令,秋收在即,先遣平南将军,南下抢收召氏米粮。若有可能,对塬上进行攻略,先行打造营寨,为后续进兵做准备。”
“哈哈!好!可算是有机会了!”
众人顿时大喜,之前一些阴霾,一扫而空。
妟淮也微微挑眉。
没想到辛屈居然将抢粟的活,交给了平南将军,他还以为辛屈会将豳氏拉进来呢。
让豳氏去抢召氏的粟,直接坐实豳氏的叛乱。
不过,辛屈有安排,他也不好置喙什么,便对句龙江蓝说:“我已经让鲜虞氏在蒲津渡铺设浮桥。
最多半个月,鲜虞氏与邛方总计八千兵马,就能入境关中。”
“八千!这么多!”句龙江蓝明显差异了一下。
“不多,他们过境,是要去攻打郑氏的,那边可不好打。”妟淮看向句龙江蓝说,“那么我们两家分分,我带鲜虞氏与邛方打郑氏与虢氏。帮助你们按住他俩回援的可能。”
“好。”句龙江蓝点了点头,“召氏有二十六大小城邑,我们平南军的总人数有限,必须重点针对。
龙首塬与西边的三原,将作为本次的目标。”
平南将军府的众将士一听,立刻明白要怎么做了。
纷纷去点兵马了。
至于后续的粮食收割,交给留守的女人就是,他们的男人们,要出门抢收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