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将李若秋拉进怀里。
“这黄瓜是新品种,你说的那种黄瓜也有种,想吃要等几天才行。”
李若秋躺在李怀安的怀里,从身上将几封信拿了出来。
“郎君,今天奴家接到了寿山,还有玉岩山的来信,信上说,郎君要的那些石头,已经在寿山的一处田地里找到了,并且安排寿山的村民挖掘了一部分出来。”
“哦,玉岩山呢。”
李怀安接过那几封信,听到去寿山的人,已经找到田黄石了。
不由得脸上一喜。
不过想来,就几块田地里有产出寿山田黄石,不大的一块地方,只要用心寻找,想要找到,并不难。
“那玉岩山呢?”
“玉岩山也安排人正在开采,已经开采出来一部分郎君要的那种鸡血红般颜色的石头,找了当地的雕刻师傅,确实是难得的印章石材。”
“这些石头,差不多要等到过完年才能从水陆运到长安城来。”
李若秋将在信里看到的内容跟李怀安转述了一遍。
“巴林,还有青田,营丘县这三个地方有没有来信。”
“有的,这三个地方,跟寿山,玉岩山差不多,也要等到过完年才能将郎君要的东西送到长安城来。”
“嗯。”
李怀安放下心来,也没将那几封信打开查看,直接扔在了桌子上,端起茶杯,将还温热的茶水一饮而尽。
喝着茶。
看来四大印章石,还有营丘县(昌乐)蓝宝石的事情,已经如期进入正轨,可以告一段落,可以不用他太过关注了。
所以。
他需要在大唐世界的大唐再找一些事情做。
苦涩的茶水,在喉咙里开始回甘。
李怀安低头看着手中的茶杯,还有茶杯里飘着的一两片茶叶,对李若秋问道。
“若秋,这茶叶是哪里买的?”
“茶叶?”
李若秋看了一眼李怀安手中的茶杯,想了一下。
“郎君,府里的茶叶都是长安城里茶叶铺子里买的上好的茶叶,产自川蜀蒙山的蒙顶茶,还有一些团茶,红茶,算得上是长安城里的最好的茶叶了。”
“现在是冬天,郎君喝的是红茶小龙团。”
“郎君喝着不习惯?”
“自从郎君换了喝茶方式,府里喝的一直是按照季节喝的这几种茶叶啊。”
“难道是那茶叶铺子欺骗了奴家。”
李若秋也不等李怀安说原因,自己先是生起气来了。
“奴家这就派人查一下这茶叶铺子的东家是谁,敢如此这般欺骗寿昌侯府,奴家这就让人把这茶叶铺子砸了。”
语气中。
一副侯府权贵气派,大有欺行霸市的味道。
从始至终。
她都不曾觉得会是李怀安自己的问题,有没有可能是没有喝出来茶叶味道的问题。
在她的心里,郎君觉得这茶不对,那就一定是这茶叶不对,哪怕茶叶没问题,也是不对。
大唐现在的茶行,要是郎君没有传出去现如今的喝茶方式,大唐在喝茶的事情上,茶叶虽然在茶汤里占了主要的位置,但是在茶叶的用量上,与现在相比,可有着天差地别的差距。
可以说。
这长安城茶行如此兴盛,那都是得了郎君的福泽,才会有如此兴盛的景象。
以寿昌侯府的显贵,砸了一家茶叶铺子,又能如何。
李怀安没好气的拍了李若秋的柔软一下,然后才解释起来。
“我不是说府里茶叶的事情,这红茶小龙团喝着不错,正好让我们的人去帮我找几个茶树。”
言语中,并没有责怪李若秋要扬言砸人家茶叶铺子的事情。
历朝历代的贵族拥有特权,很正常。
他也没有太大的反感。
谁让他现在也是大唐贵族中的一员了呢。
“啊,原来郎君想的是这样啊。”
李若秋揉了揉方才被打的地方,一副知错的样子,眼里却透着的笑意。
“那郎君,找到这几样茶叶,奴家直接让人把茶树生长的地方买下来可好,作为咱们寿昌侯府的产业。”
李怀安一笑。
“不然呢,这些茶树移植到长安城来,不说能不能存活,就算存活了,茶树产的茶叶味道也会因为生长环境发生改变。”
“就在当地,以这些茶树为范围,买下一片地方,慢慢改成茶园就好了。”
“等到了茶叶采摘季节,在当地找老制茶人直接制作好茶叶,再送来长安城.”
将茶树的事情吩咐给李若秋去办。
李怀安觉得,应该很快就能喝到跟主世界武夷山大红袍差不多的茶叶了。
不过,主世界武夷山母树大红袍好像也就三百多年,大唐的武夷山大红袍,按照这个年龄算下来,至少也是爸爸一级的茶树,还有可能是的爷爷一级的古老茶树,也不知道这种茶树的茶叶会是一个什么味道。
拿到主世界炫富,都没人认识,没办法被打脸。
他就不信主世界还能有人拿出武夷山大红包爸爸级的茶叶出来。
于是李怀安将武夷山大红袍的大概位置,还有铁观音,西湖龙井
一口气说了好几种在大唐还没有出现过的茶叶。
跟李若秋说完茶树的事情。
李怀安也暂时没有了心事,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了怀里的美人身上,于是低头对李若秋轻声说道。
“我好像还没有在这里要过你。”
“啊。”
李若秋一惊。
随即身子就是一软。
“郎君,不要吧,这大白天的,暖房里还有其他的女婢在,外面积雪,在这里会着凉的。”
“在这里多好,看着雪景看着伱。”
“那郎君把桃也叫来可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