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还了50块钱的价格,胖老板也同意了。
两人完成交易,老板找了一个专门装字画的盒子,帮这人把“松龄鹤壽”印刷画以及两边的对联卷起来装进去后,那人拿着东西就离开了。
别人聊着、看着的时候,武元胜他们也没闲着,同样在店里观看着。
“老板,你把这样物品拿出来我看看!”
在店铺的玻璃柜台里面看了一会儿,他突然间发现一个物件很特别,这东西以前他似乎没有见过。
说它特别,主要是造型特别。
这件物品的形状是弯曲的,红铜的材质,大约呈90度左右的弧度。
物件不大,竖着的部分,下面像斧子的刀口,高约五六公分,宽约一两公分。
横着的部分,像一个把手,长约六七公分(比竖着的部分略长),宽度也是一两公分。
这个小物件像一个工具,但具体是做啥用的,他并不清楚。
指着那样物品,胖老板把它拿出来递给了他。
“我没见过这样的东西,你见过吗,知不知道它是做啥用的?”
拿在手里看了一会儿,武元胜问易筱月道。
他没有先问这个店铺的老板,老板肯定知道,她要是不知道的话,再问胖老板也不晚。
“我也没见过,不知道他是做啥用的,老板应该知道!”
易筱月说着话,看向了胖老板,意思是让他说明一下。
“这个是过去修鞋匠修鞋子用的工具,有点像鞋拔子,这种很少见。我这里还有一个老铁钳子,也是以前的鞋匠修鞋用的,你们可以看看!”
店老板说完,又在柜台下方的箱子里面找了一会儿,找出一个锈迹斑斑、长约一尺左右的钳子一样的物品出来。
这个钳子看上去也很特别,造型有点像手钳,头部像鸟嘴一样,一面还有一个铁疙瘩,铁疙瘩很像锤子,一看就知道有特殊用途。
钳子很破旧,一看就有些年头。
“老板,这个修鞋用的铜鞋拔子多少钱?”
那个铁质的钳子一样的工具,虽然年代看上去比较久,但他并不打算买,品相有些差了。
90度左右弯曲的红铜鞋拔工具,品相好,看着也特别,要是不贵的话,买下来倒是可以。
“200块钱,是民国时期的物品,这东西少见!”
胖老板想了一会儿后说道。
又是两百,他说的价格跟那幅中堂画一样,这价格他觉得还是有点贵了。
“我也给你150块钱吧,要是200块钱的话,就把那个铁钳子一样的修鞋工具搭给我!”
虽然没打算买铁钳子修鞋工具,但他还是这样还起了价格。
“那就把铁钳子搭给你吧,这两样东西是一起的,200块钱,你买着肯定不亏!”
两人商量好了价格,武元胜让他找报纸包了起来,然后装到了一个方便袋里。
这种东西,也就在这样的古玩店贵一些,要是从拆迁区那些搞回收的人手里买,两样东西,一起50块钱或者最多80块钱就能买下来。
不过账也不能这样算,他卖出去,一样要考虑赚钱的因素在里面。
付了胖老板200块钱,他跟易筱月在店里又看了一会儿,发现没有啥特别的东西,就离开了这个店铺,也向古玩城那边走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