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稍作停顿,继续说道,“进而孙亮的嫡子名分受到影响,因此太子位不保,这时孙和就有翻身的机会了。支持孙和的士族之首,不正是朱公主的夫君朱据?”
秦亮沉吟片刻,又道:“长什么样子??”
秦亮怔了片刻,坦然说道:“正是。一旦孙仲谋薨,孙亮接任吴国王位,无论如何也才七岁。如果魏国到时候发起灭吴之战,进展应该会容易一些,可以尽量减少将士百姓的伤亡。”
潘淑不答,语气有点酸:“敢情吴国的传言是真的,魏国人喜欢已为人妇的女子?”
不过秦亮并不是很在意。他对潘淑有兴趣,除了因为潘淑的身份、以及十分美貌的长相,主要还是因为马茂说的那句话,说潘后有神性!
秦亮发现自己对一些玄虚之物,越来越有兴趣了。其实刚到魏朝不久,他最大困惑、便是自己为什么能来到古代!因为后来面临极大的生存危机,只能先顾眼前,才渐渐把此事抛诸脑外。
秦亮道:“这些事与妇人丈夫没什么关系,无非都是内部的利益分配问题。我要是只相信场面上的东西,能坐上高位吗?又怎会对王后说,曾经想过大事不济、逃亡东吴?”
潘淑似乎也想到了什么,但仍旧抿了一下朱唇:“若非朱公主及时相救,我早已被歹人所害了!”
秦亮淡定地说道:“王后感激朱公主救命之恩,自是应当。但也应该明白,当时如果王后被杀、对朱公主并无好处;而今利用王后的回信,却有极大的作用。”
秦亮摇了一下头,冷静地说道:“王后的实力太弱,又让孙鲁班不满,弱者拿弱者出气、有何稀奇?”
潘淑直视着他:“为何一致?”
秦亮笑道:“王后安心,我是把王后当客人,并不会幽禁、限制王后与外界来往。”
秦亮想了想道:“孙亮对各方并没有什么威胁,且是宗室王子,性命应该无忧。不过王后若是回去,却仍有危险。”
两人谈论了一会,秦亮便收了书信,准备转交给潘淑。
秦亮又道:“在这件事上,我与王后的立场一致。”
潘淑疑惑道:“孙亮都不是太子了,我对他们有何威胁??”
潘淑的目光在秦亮脸上徘徊,“初见秦将军时,妾只觉将军英雄气概,宽仁大气。不料将军对于阴谋诡计也很擅长,完全不输宫廷妇人,竟又对吴国内的勾心斗角、知道得那么清楚!”
潘淑察觉到秦亮的目光,伸手摸了一下脸颊。
秦亮遂大方地问道:“庭院里有蚊虫了?”
潘淑的秀眉紧蹙,垂目想着什么。
秦亮见状,不妨把话说得明白一些,“王后在建业王宫时,生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孙亮有了嫡子的名分。但若朱公主此时能证明、王后已逃到洛阳大将军府,吴国主孙仲谋便会认定王后受辱,恼羞之下、极可能下诏废黜王后。”
秦亮拿出了书信,交给潘淑。潘淑展开看到字迹,眼睛里立刻露出了惊喜之色!果然潘淑的心并不在洛阳,念想着的、还是东吴的亲朋好友,哪怕有些人关系不一定好。
他走进门楼,很快就看见、潘淑从对面房间里迎了出来。这座庭院挺小,隔着天井,潘淑随后便走到面前,彼此揖拜见礼。
潘淑的眼神微微一变:“我知道此事。”
这时潘淑主动问道:“朱公主来信、谁送的信呢?”
秦亮正要说此事,“这便是朱公主冒险写信的目的,证明王后身在洛阳。”
潘淑之前带了一瓶疑似毒酒的东西进来,后来吴心过来、给收走了。但秦亮不是来喝茶的,便没有动面前的茶水。
因为内部争斗的失败者、都有被外部拉拢的可能,秦亮只是想试探一下,反正吴国信使也要回去。秦亮遂说道:“没什么坏处。”
于是秦亮不答,径直拱手道:“我便不多打搅了。王后若缺什么用度,只管告诉令君、或者吴心,切勿拘谨。要是因为人生地不熟,觉得不习惯,也可以出府邸、前去潘夫人夫妇住处走动,我叫吴心给王后安排一辆马车。”
潘淑轻叹道:“在魏国遇到的人、幸好是秦将军,我对将军感激之情发乎肺腑。”
她说罢朝秦亮俯身顿首,一只手竟然提前按到了衣领上,礼仪显得有点奇怪。
秦亮想提醒她,府上不缺丝织品,可以自己动手缝制两件合身的里衬。不过他随即感觉、说出来不太好,便未多言。
——
ps:欠了两位书友的加更。最近周边修缮线路,老是通知停电,只好稍微推迟加更,我会在本月之内补上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