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国把汉中三郡丢失之后,消息传递也更加困难。北面走东三郡、汉中的那条路线,魏军查得很严;现在汉国的奸细只能绕行荆豫,从东面循大江回来。
司马师求助于东吴的石苞接应,将心腹蔡弘安排去了武昌。派往魏国的奸细,要先到吴国中转、然后由蔡弘送信到成都。
姜维在皇宫议事时,声称“还在等消息”,便是指蔡弘的消息。
其实像是洛阳中军出征这样的大事,要打探起来十分容易,动静很大、连洛阳市井百姓应该都能知道。问题主要是传递消息的时间太久!
因此姜维没能及时确定曹军的企图,只能率重兵向剑阁增援。汉国朝廷同时调集了成都、绵竹等地的兵马北上,影响农忙秋收、已是难以避免。
这次姜维的主张不算错,但预判显然出了差错!
剑阁等西面三路、曹军无法突破,基本只是对峙。但东面米仓道、间道的汉军没有得到增援,兵力太少,很快就遭遇了强攻。
八月初,米仓道南段的巴西郡汉昌(巴中)首先被围攻。
米仓道虽然崎岖难行,但是曹军胡奋部、走南郑直接南下,路程不算远,遂以大股人马压境。汉军守将柳隐兵力不足,完全无力反击、只能闭门困守汉昌,四面人口被劫走甚众!以至于西面的阆中等地,军民也十分恐慌。
随后是东路不曹水上的宣汉城。这一路曹魏人马的将领是马隆,走汉中南乡(西乡县)出发,距离稍远,十余日后才走间道进逼宣汉。
循着土路往远处看去,起伏的山丘之间,空中尘埃弥漫。
旁边的士卒一脸茫然,不知道曹军在做什么。但杨宗马上就回过神来,骂道:“中计了!”
罗宪却一言不发,仍旧观察着远处的情势。
罗宪找准了地方,却并不急于调兵。只等曹军快到了,他才选了个月光明亮的晴天晚上,连夜派兵去山林后面。以此避开曹军事先探路的斥候。
远处的曹军不断出现,很快漫天遍野都是人。县城上的人们观之,估摸着视野中的敌军没有一万、也有好几千之众!!
“咚咚咚……”北面的鼓声忽然变得急促起来,曹军马队率先出动,以纵队向城墙这边奔跑了过来。城上的守军立刻准备好弓箭,严阵以待。
他自己的部将,也忍不住劝说道:“贼军甚众,一旦将宣汉城困住,便是临时建造简陋木梯、日夜强攻,也能把我军这一点人耗光,百姓妇孺岂能挡住敌军精兵?”
而此次在宣汉对付马隆的人、则是罗宪。罗宪是荆州派士人的后裔,师从益州名士谯周,主要是个文人!
马队到处乱窜,试探了一番就退走了,显然他们想凭突袭恐吓、让守军不战自溃的期望已完全落空。
杨宗暗觉蹊跷,便立刻派出随从,前去东北边的山上,叫那里的斥候朝烟尘弥漫的方向过去、看看情况。
因为军队行军的时候,通常不会全部披甲,尤其是在山路上跋涉;忽然遇到伏击,披甲需要时间。汉军在越近的距离上发起攻击,厮杀时越会占据优势!
不料众人等了好一会,仍然只见黄土烟尘笼罩在半空,隐约能听到马蹄声,却不见人来。
“砰”地一声弦响,一枝箭矢飞向敌骑,接着又是一通声音,许多箭矢向空中抛射而去。那敌将立刻调转马头,拍马便走。
虽然罗宪刚出任巴郡郡守,且宣汉县属于巴西郡管辖;但罗宪曾在成都出任重要官职、与朝廷大臣来往甚密,此番又有成都给他的领兵诏令。大伙劝诫不成,也只能听从这个文士模样的人。
斥候已经报上城来,曹军马隆部从正北方向来了。但罗宪无须再听禀报,他站在城上,便已经看见了远远的山丘之间、出现了大量人马旗帜!
随即便有士卒把弩从背上取下来了,放在了手边。杨宗却道:“别急,等贼军靠得更近一些!”
身边的部将眺望着远处的阵仗,脱口道:“不好,我们的人都在东边,城中只有数百人,如何守得住城?”
又有将领急忙抱拳道:“请府君快派人东去,下令伏兵回来增援城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