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即将离开
很快到了开工仪式开启的时间。
先是领导讲话,这个是必不可少的,陈凡和周亚丽坐在嘉宾席中,听得昏昏欲睡,还得应付左右搭讪的港商。
陈作家自身名气极大,又是江南省作协副主席,在文坛上地位举足轻重,尤其听说背景深厚,甚至有路子直达天听,自然引得这些港商频频示好。
对于爱国港商们,陈凡的态度还是挺友好的,能说的都知无不言,不能说的一概不知道。
尽管如此,也让诸多港商们暗暗惊叹。
看这位青年作家的谈吐,不像是久居内地的文人,反倒像经常出国的经济工作者,对国际经济形势都能说上几句,而且言之凿凿,绝不是凭空幻想。
至于周亚丽,那更不用说,来自美国的亿万富翁,掌握着一家闻名世界的出版公司和一家高科技公司,父亲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法律顾问,也是纽约老牌华人家族的掌舵人。
若是能跟她拉上关系,说不定就能把生意做到美国去。
结果两人似乎比领导还忙,周围始终围着一群人,连想偷懒都没机会。
羡慕在车里吹冷气的姜甜甜和姜丽丽。
等仪式结束,随着袁总一声令下,一名战士猛地按下启动器。
一个老式的炸弹启动器,通过一根电线,连着埋在上次过来的土堆里的几十个炸弹。
当启动器被按下的那一刻,立刻爆发出轰隆一声巨响,几十个炸弹同时爆炸,将泥土炸飞十几米高,而整座小山坡也被炸没了一半。
等泥土散落,等待在旁边的挖土机也收到启动的命令,伴着发动机的轰鸣声,齐齐向被炸开的小山坡开去。
(改开第一炮)
到了这里,开工仪式也就算结束了,在工作人员的招呼下,嘉宾们有序退场,乘车返回深圳。
陈凡和周亚丽混在人群中往外走,正好看见一辆辆卡车开往工地,准备运输炸开的土方。
周亚丽看着那些老式卡车有些发愁,“到时候就用这种车运输,能不能行啊?”
陈凡咂咂嘴,说道,“不能行也能行。”
顿了一下,又笑道,“你别看这些车都是傻大粗的样子,小毛病也不少,不过只要交到一个老司机手里,基本不用大修,带着几样常备的零配件,就能跑上万公里,新中国建国三十年的建设,基本上都是用这样的汽车拉起来的。”
他左右看了看,此时周围都没人,便压低声音说道,“去年的时候,我国进口了1000辆奔驰2026卡车,一辆车就要22万马克,差不多相当于11万美元一辆,奔驰的质量够可以的了吧,可不适应国内的道路环境,各种小毛病不少。
而且我们国内懂这种新式卡车的人寥寥无几,每次维修都是个麻烦事,若是要更换零配件,更是要从西德进口。
论实用成本,买一辆奔驰卡车,可以买10辆这样的解放大卡,维修成本更是相差十倍以上。
你现在还嫌弃这种老式卡车么?”
周亚丽听着立刻摇头,“不嫌弃不嫌弃,那些都是宝贝啊!”
她看着装着泥土在崎岖不平的荒地上狂飙的解放大卡,眼睛有些放光,“不知道这种车在美国好不好使?”
陈凡听得眼角直抽抽,“难不成你还想买点带去美国使?”
周亚丽视线瞟过来,“不行吗?”
陈凡闭嘴微笑不语,表示您老随意。
别说,解放卡车还真出口过,早在57年的时候,约旦海外贸易公司董事长比塔先生就购买了3辆解放ca10型卡车,后来还大量“出口”到阿尔巴尼亚、古巴等国家。
嗯,有些也有半卖半送的意思。
但是在东南亚、中东、拉美、非洲、东欧的国家和地区,确实曾经有大量的解放卡车奔驰在道路上。
但出口到西方国家,这个好像还没有先例。
祝表姐同志开创先例,要是将这么拉风的汽车运到美国,飞驰在纽约第五大道上,一定很吸引眼球!
想到这里,陈凡忍不住拍拍周亚丽的肩膀,“那就搞几辆过去试试呗,美国肯定还没有这种车型,你买回去不用干别的,就当广告展示车使用,说不定都能很快赚回本钱来。”
周亚丽顿时两眼放光,“好像是哦。人家商场开业,搞什么风水仪式、豪车展览,我就给他们弄一辆解放卡车过去,肯定比法拉利、保时捷还受欢迎!”
陈凡握紧拳头跟她打气,“加油,看好你哟。”
这时袁总几人应酬完几位重要嘉宾,正望着他们快步走来。
陈凡感应到炽热的目光,回头看了一眼,便拉着周亚丽停下。
袁总很快走到跟前,先客气地打了声招呼,又说了声“招呼不周”,才对着周亚丽问道,“周女士,您看咱们什么时候可以签投资意向合约?”
周亚丽不假思索地说道,“都可以啊。”
袁总顿时大喜过望,笑着说道,“周女士巾帼不让须眉啊,做事干净利落。既然这样,不如咱们这就在深圳政府报告厅里,举办一个简单的签约仪式?”
他指了指在外围拍摄的摄像师,说道,“正好今天有省里的电视台过来采访,也算是留下一个珍贵的回忆,如何?”
周亚丽回头看了一眼陈凡,转过头去,笑道,“没问题。”
约定之后,几人各自上车,往市区驶去。
等到了市府大院,这里已经完成各项准备工作。
不仅在大街上拉开横幅,上面写着“热烈欢迎美国华裔商人周亚丽女士莅临考察”,还在大院门口也拉了一条横幅,“热烈祝贺美国万木春公司总经理周亚丽女士与蛇口工业区投资协议签约仪式顺利举行”。
红色的布条、黄色的纸张、黑色的毛笔字,虽然简单,却很隆重。
许多本来准备参加完开工仪式,就返回香港的商人,闻讯也都主动留了下来。
很快车队抵达大院,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陈凡陪同周亚丽登上主席台,与袁总签订“合作协议”。
事实上由于过于仓促,这份协议不过是手写的几条“草稿”,主要罗列了周亚丽的投资意向,以及蛇口工业区能给予的优惠条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