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就是一句话,他把问题上交了,接下来要怎么做,全听官家的吩咐。只要别把这个锅让他来背就可以。
就是有了这些弱点,西夏才只能打快战,不能打持久之战;只能打小仗,而无力打大仗。
这样,范仲淹才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仁宗赵祯只是脾气好而已,不代表他是昏君,像是这样昏庸的主意,他是不会下的。那样的话,只会让后世之人在史书中骂自己而已,傻子才会做这个决定。
蒋谷不说话了,但大家都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以用屋漏偏逢连夜雨来形容。
只是因为大宋并不好战,重文抑武的大政策下,军队也发挥不出他们原本的战斗力来,这才给了西夏这个跳梁小丑以挑衅的机会罢了。相比之下,大宋强大起来,才是更要紧的事情。
看透了西夏的弱点以及好战性格之后,范仲淹就并没有真的把他们当成最大的敌人,说到底,不过就是疥癣之疾而已,是不能真的把大宋如何。
说起来,范仲淹也非是那种只知道关门读书人迂腐中人。
他认为在自己大力支持下,再加上有范仲淹等人的火力全开,未必就不能打破一些旧势力的枷锁,让大宋得到改变,使得大宋更加强大。
皇宫龙图阁。
绝对不能让人挡了新政的道路。范仲淹心中发狠般地说着,跟着就手持白玉芴板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臣请治罪少府苏石,以平息西夏人的怒火。”
这个结果是范仲淹绝对不想看到的。
韩琦与富弼等人都在一旁看着,这一次他们没有开口声援范仲淹,也没有表示支持的意思。
可正是因为与西夏人交过手,他才比别人更清楚西夏军队的可怕。
倘若在因为自已处理不好,使得大战真的开启,那不用说,自已就是那个罪人。一想到事情的严重后果,蒋谷一边出声安慰着格雷使者,一边命人好生陪着他们,自己则是转身就奔向着皇宫而去。
若不然的话,怕是西夏早就把大宋的西面给拿下,汴梁城都要处于敌人的兵锋之下了。
为了大局,局部上牺牲一些小利益又算得了什么呢?
要说推行新政之前,赵祯早有了这个准备。
做不成,他就会成为一个笑话,跟着就会被排斥,而从此远离中枢,怕是这一生都没有机会在重新回到现在的位置。
“到底是怎么回事,详细说来。”赵祯的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但还是耐着性子问着。
虽然说战果是败多胜少,但无论如何也算是稳定了西面的局面,把西夏人挡在国门之外。
可以用苏石的一条性命去换取与西夏的暂时和平,换取大宋的外部稳定,换取推行新政的时间,怎么看都是值得的。
他曾要西军中呆过,更是指挥大军与西夏军队交过手。
好好的人,谁会与疯子去计较?
你范仲淹自己脖子硬去招惹他,可他们这小胳膊小腿的就算了。尤其是韩琦与富弼,刚传出曹皇后要做主把他们的女儿许配给苏石的事情,他们正想办法拒绝呢,而这一切都首先就需要苏石的配合。
对于新政很支持的赵祯,这便在龙图阁内见了范仲淹等人,一起商量着对策和解决之道。
不然,一旦受到众人的抵触,这些人开始撂挑子,不干活了。那大半个朝廷都要面临着运转无力,甚至是瘫痪的结局。那样一来,所谓的庆历新政不仅不会起到让大宋变强的作用,反而弄不好就会更加混乱,实力大大下降。
当新政真的遇到了麻烦,变得举步维艰之时,众人都没有了头绪,不得不前来找官家寻求支持。
若是真把苏石给惹毛了,他答应了下来。然后把自己的女儿娶过门之后,在百般的羞侮,他们的老脸将放到何处?
躲都躲不过来,现在主动冲上去,开什么玩笑。但凡是脑袋没有傻掉,这一会就不会配合范仲淹。
两位副枢密使都不想招惹苏石,更不要提其它那些人了。
他们中,有不少人是想借着新政来提升自己的权势。说到底,他们就是投机之人,想要抱着范仲淹的大腿行事而已。
事情一旦成了,他们作为其中有作用之人,事后论功行赏,等待他们的就会是荣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