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山与唐科头顶之上皆是一片的紫色,入了苏石之眼,他心中便有了数。
如果真有人想要借此对付自已,头顶之上就应该是不信任的蓝色,现在是紫色,证明他们对自已还是有些将信将疑,或是说没有完全的准备好投靠自已。
这也正常,怎么说也是朝廷的三四品大员,怎会轻易相信旁人。
如果真是因为一句话,一件事就对别人起了信任之心,他们也就不会走到今天的这个位置上。
即是紫色,苏石放下心来,跟着由紫变红这个过程,就需要靠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来说服。
“周大人,唐大人。”
苏石开口了,这一说话,两位马上就起了身,连道:“不敢不敢。”
“座座。”苏石客气的说着。等到两人真座下之后,苏石继续言道:“具体的情况想必华大人已经和你们说过了,但在这里我还是想啰嗦几句。汉人之强强于有着传承,有着我们自已的信仰,有着我们自已的文化。”
“相比于那些异族蛮族,我们更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凝聚人心,如此,千百年来,不管面对着什么样的困境,我们汉人都不会倒,更不可能会消亡。”
“呵呵,说起来敌人并不可怕,不过就是有些蛮力罢了。真说到可怕反而是我们自己人。”
一旦赵曦真的成为了太子,以后成为了大宋皇帝,那个时候会有自己的好果子吃吗?
老赵家的人,最重皇权。别的方面他们都可以容忍,但就是在皇权一事上,他们是不会给别人半点置疑和说话的机会。那作为曾经窥伺皇权之人,赵曦能饶了他们这一脉才是怪事。
“怎么??这就忍不住了,想要在朝堂之上安排自己人上位?终于不在是被动防御,而要主动进攻了??”心中这般想着,赵允让就是一声冷笑。
“哦?”赵允让慢慢放下了手中的书籍,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正是考虑到此人是自己的心腹,赵允让才并没有生气,相反还决定开导开导他。“知道你与苏石有私仇,但此人虽然年轻,做事却是滴水不漏,就说之前招了华安四人的事情,转头这小子就向荆王殿下汇报,随后荆王向官家报了备。我也是从宫中得到的消息,不然差点就此事上书弹劾,那岂不是成了笑话?”
赵允让才不相信,苏石不清楚周书山与唐科两人现在身上的麻烦,但他还是见了两人,这似乎发出了一种信号,那就是这件事情他要插手。
要说这一阵子苏石名声大燥,想与其拉关系的官员不知道多少,他们想见苏石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他并不认为此人会淌这个浑水。
“嗯嗯,不反对。”三人异口同声般说着。他们其实就是内斗的牺牲品,不然以他们的能力,绝对不会是现在的位置。
尤其是前者,原本赵允让正准备拔除了此人,让自己一系的人替代其位。
管家严无我小跑而入,来到了正在书房中看书的赵允让面前,“老爷,华安领着周书山还有唐科去了天佑胡同,已经两个时辰了,还没有出来。”
“是呀,他真是说了。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到他真是一心为公?呵呵,可是你也不想想,现在荆王才多大,又正是学习·帝王之道的时候,又哪里有时间去安排什么重臣,这一切不过都是苏石假借其名在朝堂上安排的臣子而已。”
“上,我们有荆王殿下的全力支持。”
官家都承认了苏石的举动,赵允让还能怎么办?只能用自己的办法了。
这样的做事风格,在赵允让看来,周书山与唐科的示好注定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却不成想,苏石竟然真的见了他们,且还让他们在府中呆了那么长时间。
人越是聪明,就更知道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
“你懂什么。”赵允让瞪了严无我一眼,这也就是此人跟随自己多年,是绝对可以相信的心腹,不然的话,就凭着刚才他敢插话,就要被拉出去杖毙而死。
而为了自己能活下去,为了子孙可以活下去,还活的更好,他才不惜与李唐甚至是与白莲教联手,宁可背负着骂名,也要先除了苏石,不然的话,很多计划都无法进行下去。
反之,他若是主动动了,那就会露出破绽,那就是他出手的好时机。
“下,我们有一颗为国为民的真诚奉献之心。”
大宗正府。
原本以为,李唐与白莲教盯上了苏石,此人必死无疑,却怎么样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都失手了。现在好了,苏石回到汴梁城后的第二天,就把四通钱庄给灭了,使得现在的华夏银行越发壮大起来。
却不曾想到,有了苏石的帮助之后,荆王的地位变得十分稳固,已经隐隐有要被立为太子之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