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这是好事,朕准了,你们在商量一下,上一份详细的奏书上来。”
赵祯的确是一位心中怀着百姓的好皇帝,只要没有人打他皇权的主意,他基本上都是可以和任何人和颜悦色。
赵祯答应了,这并没有出乎赵允让等人的意料,借着这个机会,他又开口说道:“陛下,臣认为现在建立和发展大宋钱庄方为头等大事,至于出兵海上对付李唐之事可否延后?”
“是的,陛下,我大宋虽然富有四海,海上也有战船,但他们还要承担着海上商路的安全事宜,并不适合调动。”宰相贾昌朝也随即开了口。
这原本就是他答应好的事情,也是与赵允让的协议之一。
贾昌朝一开口,宋痒也道:“臣附议。”
做为主管一国财政和国库的宋痒,他最不喜欢的就是战争,或也可以说是钱。
只要不用国库的银子的事情他都会赞成。
“可。”赵祯虽然也很不喜欢李唐,但他心中更为清楚,以大宋现在的实力,想要在海上开战,那只会得不偿失。
如果可以的话,赵祯还希望李唐可以一直在海上飘着,只要不到陆地上来,不来威胁他的皇权统治,那这些人的死活,赵祯是毫不关心的。
还不能翻脸的苏石,也就无法拿赵允让如何。可动不了汴梁城的赵氏大宗正,不代表苏石什么都做不了,比如说趁着停止对李唐动手的旨意还没有下来时,他还有可操控的空间和时间。
现在的苏石,把希望都放在了正在长大的荆王身上。从三岁一直等到了九岁,六年都过去了,他实在不想半途而废。
苏石看向着白行,给他下了命令。其实他完全可以派人潜入城中行刺杀之举,甚至他都不需要出面,也不需要进入到如皋城中。
为了自己的安全,许奉决定将如皋封城。
此时,就在白蒲镇的外围,李唐派来送信的人已经到了。但并没有在第一时间露面,他们还在等待着赵允让那边反馈回消息,他们想要看看大宋朝廷是不是会真的对李唐动手。
苏石去了南地,跟着就出了事,李唐那边很快就联系上了赵允让,希望可以由朝廷这边给苏石施压。最不济也要拖其后腿才行。
“传令,封锁城门,没有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入和外出。”
不然也就是自己出事。
但也仅仅是过了一个多时辰之后,对讲机响起,留守在汴梁城的管家周全便从唐科等人口中知晓了这个消息,报给了苏石。
挂上了对讲机的苏石,眉毛轻蹙在一起,口中念叨着大宋钱庄四个字后,跟着就是一笑。
苏石带军直奔如皋城而来,消息一出,如皋将军许奉就有些坐不住了。
赵祯喜欢钱,希望看到大宋富裕起来。而他又不想在海上征战,赵允让提出的种种建议,都等于说到了官家的心坎里,怎么可能会有不通过的道理。
真以为朝廷支持,就能顺利发展了?
若是这样的话,大宋钱庄早就可以建立了,而非是会选择在这样的时候才建立。
可有时候就是如此,没有足够的证据,即便是你猜到是谁所为,却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当然,苏石不是没有想过,直接拿了赵允让,到时候在逼供,相信对方也非是什么硬骨头。
莫说自己只是赵祯的堂兄。
苏石始终认为,荆王是不会让他失望的。
至于说,自立门户,自己当皇帝,苏石至少现在是没有这样的想法。毕竟不管是赵祯还是赵曦,对他还都算是不错。
这可是一个连三族之危都可以解除之人,对付他们李唐,此人也应该有此能力。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苏石笑着摇了摇头。
白行领了命令,带着甲级护卫五十名一流高手脱离了大军,来到了如皋城下。
三丈高的城墙,放在普通人眼中会让他们无可奈何,但放在这些高手眼中,就算不得什么了。
他并不认为有了一个大宋钱庄就可以威胁到华夏银行。
“白行,你去一趟,带上五十名甲级护卫,今晚行动。明天一早我要正大光明的入城。”
李唐不能出事。
贾昌朝是曹皇后的人,这一点别人或许还没看出来,但赵允让心中是有数的,派人向后宫递了话后,果然,这位当朝最受信任和重用的宰相就站了出来。
就这样,赵允让抓住了三人的心理,趁着苏石并不在汴梁城,便完成了不尽全力对付李唐的决议。
接到了消息之后,赵允让的确是被吓了一大跳。
等到朝廷的新旨意下达,那个时候他就算是想对自己下手也不能了,因为那就等于是违抗圣旨,可是大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