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在苏石的事情上,赵祯与赵曦父子公然地达成了一致。
当然,这一年还发生了其它的一些事情。
无人相助之下,曹皇后愿意伸手相助,他会低头就显得十分合理。
比如说新任勋贵武吉侯被软禁于府中。
可是现在,赵祯与赵曦父子对于苏石抗旨之事十分厌烦,他们都想借着这一次机会把苏石彻底给收拾了,不然的话,以后在想压制苏石,怕会更加困难。
可是几个月前,苏石竟公然地违抗了圣旨,这就让赵曦很是不满了。
皇权大于天,为了皇权的稳固,那是可以牺牲任何人的。这其中自然也是可以包括苏石。
要用之前先要让其出现人前,现在有了一个机会让他自证清白,赵祯便也同意此举。
想要重新出山,并不困难,那就是要做事情,还要做大事情。辽国那边早就传来了消息,说是后周匪首卢思俏竟然是苏石喜欢的女人。
对苏石,赵祯并无必杀之心。只是想要降服此人而已。
这一点,高滔滔那边也给予了证实,便是在汴梁城,民间百姓都知晓了这件事情。
这个时代,不说是女人如衣物吧,但她们真的没有后世的地位,不会在男人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或许有一天,还会借用苏石的能力,但使用的同时还会给予提防,这就是赵曦对苏石的新态度。
赵曦年纪不大,但有一点和父亲赵祯一样,那就是对于皇权极为的看重。
他又有钱,那什么样的女人得不到,怎么可能会因为一个女人而做糊涂事,行犯险之举呢?
为了这个目的,他们已经坚持了五个多月的时间。或是换成其它人前来,就是他们这一关都不会放行。可来的是皇后身边的使女,这些书生却是无法阻拦。
这一年,大宋风调雨顺,粮食获得了丰收。
赵祯很满意,却不知道,曹皇后会提出这个建议,是想要把苏石拉为己用。
赵祯与赵曦也得知了苏石早就认识卢思俏的事情,为此,两人也是心有芥蒂。这个苏石,明知道卢思俏是什么人,是什么身份,还如此的帮他,想到底想要干什么?
难不成还真的想要推翻赵宋不成?
他认为,当时苏石没有带王淼走,没有带龙武卫离开,是有着他的考量。这一点上,后续归来的雷蒙间接证明了这个说法。
若是如此,苏石更不能用了。
苏石会投靠自己,曹皇后认为并不奇怪。
他在此之前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现在范莹的到来,却是让他看到了更好的机会。
这些书生,轮班而来,以保证每时每刻,胡同之外都有他们的人把守,为的就是逼着苏石低头。
可更让满朝臣子没有想到的是,赵祯竟然还笑着同意了,且把日期就定在三日之后。
赵允让竟然推荐苏石为监斩官,这可是十分出奇的事情。
赵祯这边一点头同意,使女范莹便出了宫,奉懿旨来到了关闭许久的天佑胡同。
大宋读书人,对于皇权还是有着敬畏之心的。(至少前期是如此)
范莹毫无阻拦来到了天佑胡同内苏府大门之前,关闭了足足五个多月的大门就此由内而开。
满朝文武,谁不知道两人互看不顺眼,已经敌视很久了?
却想不到,事情会演变成这样,苏石竟然如此之倔强,使得现在成为了骑虎难下之势。
一而再,再而三之下,苏石的种种表现,已经让赵曦对他极度不满。这一次在卢思俏的事情上,他不仅不会站出来替苏石说情,相反,以后他也不会那么信任苏石了。
只是事有例外,为了以防万一,赵祯虽然同意了苏石做监斩官的事情,可还不忘记叮嘱赵允让,让他安排好,不要在出了什么意外。
赵允让得胜回朝,赵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毫无吝啬地夸奖着,且直接官升一级,副字去掉,成为正式的枢密使。
比如说长公主出走皇宫。
所谓的苏石喜欢周朝之后女子的事情也不过就是一种说法,是为了给他举大旗做着准备?
能有什么意外?
难不成苏石还会因为一个女人造反不成?
若真是这样,怕赵允让只会更加的高兴。
这一次曹皇后要给苏石东山再起的机会,还说现在大家都是自己人了。可怎么看,赵允让都不舒服,也都不认为苏石就会这样的低头。
在他想来,苏石会投靠曹皇后,不过是一时之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