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奏书以八百里加急之速直奔开京城而来,仅是一天之后,便送达到了文宗的手中。
一封是尹玉虎写的,需要调派援军继续攻城。
实在找不到什么毛病,金浩就只能据实以报。
这是尹玉虎要清除异己,把那些不听话的人,都先给收拾掉。
原本还担心高丽军会杀入到城中呢,可是现在看来,这些军队连农兵都打不过,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一时间整个城内的百姓们都变得心情放松下来。
当杀敌成为了一种比赛的时候,可想而知,高丽军用来攻城的步卒会是多么的倒霉。
“再派大军?”尹昆这一会有些迷糊了。
冲一批,被射一批、然后就是后撤。
老王死去,新王继位,往往就代表着新的权益划分,这个时候就要站队了。
就在尹玉虎提点着自己家族侄的时候,不远之处的另一个军帐之中,监军金浩的奏折已经写好,并派人向着开京城送去。
历史之中,金氏也是在此时开始不断壮大,且整个金氏也因此而变得更加强大,最终尹氏、李氏被灭,金氏与朴氏成为了高丽最大的家族势力。
城外,尹昆低着头来到主帐,一见到尹玉虎,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道:“上将军,属下无能,没有攻下北青城。”
可写完了奏书之后,金浩就是隐隐感觉到有些不安,但原因却是一直找寻不到。
写完了奏书的金浩坐在那里闭目养神。
感受到文宗已经开始有意无意地削弱着尹氏兵权,尹玉虎当然不想束手就擒。现在借着这一仗之机,多多提拔尹氏一门之人为将军,多提拔一些靠拢尹氏之人,如此一来,拥有着兵权的他,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尹玉虎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似乎这一刻,他们已经打了大胜仗,已经打退了来找麻烦的高丽军一般。
这是尹玉虎出征之前就想好的事情,或是说他还巴不得北青城不好攻打呢。
被扶起的尹昆,受了鼓励之后,神色还是有些不看好。看着自己族侄脸色不好的样子,尹玉虎有心想要提点他,遂再次言道:“考虑到北青城并不好攻打,本将军刚刚已经写了一封奏书,命人送到开京城去,请求大王再派大军。”
越是不好攻,就越是有借口可以要援军不是吗?尹玉虎相信,这三天发生的一切,被文宗派来的监军金浩一定会如实地上报,即是这样,他自然会借着这个时机要求增派援军。
尹昆这一会算是明白了其中的猫腻,当下脸变兴奋地说着,“请上将军放心,昆知道如何去做了。”
这个尹玉虎不愧能成为上将军,排兵布阵很有一套,就像是到了晚上,军营之外依然还有不少的骑兵游弋,以保证就算是龙王军突袭而来,他们也能第一时间发现并进行反击。
一封是金浩写的,北青城城池高大,不好攻打。
说起来,只有一个大王,队伍是不可选择的,但什么是时候投靠过去,这个时机就显得十分重要。
农兵们为了能够成为辅兵、辅兵为了成为正兵,一个个都是倾尽全力地寻找目标杀敌。
这几天,他一直在找尹玉虎的毛病和错误,但根本就没有什么进展。
也不是全不算数,射杀敌人还是会有奖励,比如说杀一个敌人就会奖励不等的粮食和龙币。
如此,到了天黑的是时候,所有的龙王军正兵都没有动手,就打退了高丽军五次攻城。
尹昆那疑惑的神色落到尹玉虎眼中,他这就哈哈大笑道:“难道我们尹氏掌握的兵力不是越多越好吗?”
两封奏书所说不同,但讲的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大军攻城受阻。
对于尹玉虎所写的增派援军之事,文宗选择性地给予了忽视,没有任何回应,坐等前线局势的新变化。
这件事情很快就被在王宫中安插了眼线的副宰李齐获知,他马上就把消息告诉了居于家中的孟有德,询问接下来他要做些什么。
“什么也不做。”孟有德摇了摇头,想着这阵子搜集来的各种情报,想着自己与苏石沟通时说的那些话,继续道:“这是摆明了尹氏想要借机夺取更多的兵权,这就是尹氏与文宗的博弈,李大人尽管在一旁看着就是了,没准还会有人给你送好处来呢。”